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小深度演绎“和美”文化 精心打造“和美”教育品牌
湖北日报 2022-11-17 11:42:32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杨荣会 张晓宏)在2022年9月7日召开的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工作会议暨第38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夷陵区小溪塔三小再次被夷陵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这是该校自2012年9月以来,第10次荣获区级“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称号;而且,该校还在2020年获得第二届宜昌市教育质量奖。

教师合唱《走向复兴》荣获学区特等奖


一所办学条件非一流、生源非一流的学校,如何能取得一流的办学业绩?!

多年来,小溪塔三小秉承把“和美”教育打造成知名教育品牌的办学愿景,在“和美”核心文化的引领下,在“追求真善美,和谐天地人”办学使命的激励下, 坚持“和实生物以至美 美行善德而达和”的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打造和美教育品牌”为办学目标,形成“和真 崇善 尚美 至雅”的校风、“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的教风、“和乐共进 志美厉行”的学风,培养和真、崇善、尚美、至雅的专家型和美教师和真、善、美、雅的和美少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一、以文化人,打造和美文化品牌校

小溪塔三小因三峡工程而诞生,因夷陵发展而壮大。三小文化源于以生为本的“三自四有”管理模型,发展于师生认同的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的价值取向,成熟于“追求真善美,和谐天地人”的诞生,凝练于“和美”的主题定位。

“经典润童年 书香伴我行”读书节展演


该校的“和美”精神,隐于愿景、使命、价值观、理念、目标、训诫、校风、学风,以和美教育、和真管理、和善德育、和美课堂、和乐课程为实施途径,滋养无声,潜移默化,内塑师生神韵;显于校徽、校旗、校门、长廊、广场、教室及仪表、语言、行为,以和美优雅的环境熏陶育人,书香盈园,诗意盎然。该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全省文化建设的示范样本,充分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与魅力。

国学广场文化墙

和美廊道书吧

和善走廊的国学经典


和美文化,是教育大美之魂,基于爱与责,体现在“求真、崇善、尚美、至雅”的和正教师,“真、善、美、雅”的和美学生,“和谐、高效、尚美”的和美素养课堂,“和谐雅致、书香醇美”的和雅校园的锻造,以及“打造和美教育品牌”学校发展愿景的宏图伟业中,处处体现着“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氛围,彰显着“和谐三小、合力无限”的魅力。

该校立足文化,以文化人,就是实现学校从局部优秀走向全面卓越,师生从形态追求指向内涵发展的全面转型,从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打造“和真”人文管理示范校

小溪塔三小本着“制度管人,情感化人”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共性”的管理理念,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主动适应新时期教育新常态。“和”则留足空间,“真”则原则、规范,积极推行“规范先行,人文并举”的管理文化,在管理上处处体现“真心、真情、真实”。构建了“支部指航抓线、行政蹲点带面、工会维权进谏”的“三线三级”管理网络,直抵师生需求;运行“岗位负责制、绩效考核制、团队考评制”机制,实现教师有效竞争与团队协作。

和真管理,发挥着“管人于行”“化人于心”的管理职能,使人“主动地、乐意地接受安排和他律”,最终实现学校“三自”管理模式。

2020年春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展


三、打造“和正”教师团队建设样板校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该校致力从文化角度塑造师表形象之“魂”,从课程角度转换师表形象之“位”,从发展的角度提升师表形象之“质”,从关爱的角度发挥师表形象之“效”。从制定规划为教师成长导航、师德建设引领发展方向、规范管理指导业务发展、评价机制引发工作热情、以人为本提升职业潜能、关爱身心助推教育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六个方面,建设教师队伍;秉承“和实生物以至美 美行善德而达和”的办学理念,恪守“美以达道 和而不同”的校训,倡导教师以“四有五好”为标准,做“求真、崇善、尚美、至雅”的和正教师。学校党建引领是教师身正乐业之基,“三自一体”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阳光社团是教师强身健体之所。

“劳动激发品质美 环保践行行为美 亲身体验家乡美”研学旅行

朝读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四、打造“和善”德育实践场

该校德育工作“以优美的环境陶治人,以规范的管理培育人,以多彩的活动教育人”为育人理念,以“崇尚善心、习惯善言、规范善行”为目标。崇尚善心,就是寻源知善,孕育善的土壤;习惯善言,就是崇善思行,播撒善的种子;规范善行,就是弘善践行,茁壮善的幼苗。

和善德育的育人目标,主要以“一三六”德育模式为主要途径,立足“一主三习惯”德育品牌,实施“善心、善言、善行”三大德育活动,落实“仁、义、礼、智、信、廉”六大道德素养。

“诵美文扬美德”读书节


该校“和善”德育,一是与传统经典相结合,将经典文化置于学校长廊,对学生潜移默化;将经典文化置于校本课程,让学生诵经典、悟经典、演经典,感受经典魅力,夯实做人根基;二是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善言善行随机记录,及时展示,形成善的氛围,进行自我教育;三是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将学生活动利用“播撒希望”评价体系评出“心美、言美、行美、智美、体美”五美的“和美少年”,激励学生学生自主参与,形成习惯。

学校六大道德素养落实,以年级主题开展,一年级以“礼”为主题,培养学生知规矩;二年级以“仁”为主题,培养学生有爱心;三年级以“智”为主题,培养学生会学习;四年级以“信”为主题,培养学生讲诚信;五年级:以“义”为主题,培养学生有责任;六年级以“廉”为主题,培养学生讲规则。每个年级采用主题编排的形式,包括读经典、写经典、悟经典、践经典四大部分内容。

五、打造“和美”素养高效课堂

小溪塔三小秉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以学论教、智慧创新、追求生命成长之美”的基本理念,以“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和,教学艺术美、学生表现美、教学效益美”的“三和三美”为评价标准,以“互联网智能+课堂教的智慧+学生学的智慧”为核心,以“导、学、探、测”四步为基本教学环节,激发课堂活力,挖掘学生潜力,增强教学魅力,实现“知识传授型课堂”向“和谐、高效、尚美”的“素养课堂”转变,使课堂成为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素养生态园。

李红艳老师在“传承好家风 建功新时代”道德讲堂作家风分享


六、打造“和乐”课程建设基础校

小溪塔三小的 “和乐”课程以“让学生在乐学中和谐发展,在体验中快乐成长”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特点及教育教学任务,考量各级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坚守、整合、开发一起抓,构建以“三级四重”为结构主干的“和乐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为必修课程,同时对各类科目相关与重叠部分进行课程间整合,“重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也全为必修课程,学校加强教师培训,使其提高认识,教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加强平时的督查,强化落实地方课程研讨,“重落实到位”。校本课程包括“和行德美课程、和学智美课程、和动体美课程、和艺扬美课程”四大课程系列;既有必修又有选修,必修课程为学校特色课程,选修课程为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学校“重资源优化”和“重共建共育”,以期利用最优质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和乐课程,使学生兴趣盎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为共建共育筑起桥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第五届体艺节开幕式教师工间操表演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环保活动合影


七、打造“五化合一”的平安校

该校“五化合一”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将安全教育课程化、安全管理精细化、安全演练固定化、安全排查常态化、安全知识普及化,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打造安全平安校园。

学校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包括“环境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地震灾害、安全生产、水上自救、卫生健康、心理健康、普法教育”等内容。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分月固化安全演练内容,做好人员、教育、时间、线路“四保障”,掌握安全逃生技能,提高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坚持采用值周领导每天查、分管领导每周查、学校领导每月查的安全工作常态检查,利用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检查-整改-复查”管控体系,确保隐患整改高效。

工会组织教师到枝江东方年华开展厨艺大比拼活动后合影

迎新年书法作品展


八、与爱携手,共筑家校共育合作桥梁

“与爱携手,共建共育”作为家校共育品牌,坚持以爱为基点,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基于爱与责任,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掌握育儿方法;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基于营造和谐民主氛围,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好家长议事会,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学校主人;畅通互联平台,创新家校共建流程。

美丽校园


近几年,小溪塔三小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在“和美”文化引领下,以文化人,大胆探索,实现了从局部优秀走向全面卓越、从形态追求指向内涵发展的全面转型。学校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真管理、和正团队、和善德育、和乐课程、和美素养课堂等特色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经典伴童行、共建共育、月芽阅读、阅读悦享、共读共写的阅读特色闻名省内外。

教师代表队获得东湖杯教工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后合影


几年付出,硕果累累。该校先后荣获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宜昌市文明校园”“宜昌市现代化先进学校”“宜昌市诗意校园”夷陵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

“十三五”规划期间,该校一年一个目标,“和美”教育品牌建设稳步推进。该校规划“十四五”,将继续传承“和美”文化,丰富“和美”精神,打造“和美”教育品牌,为学校全市知名、全省闻名的美好愿景而努力。


责任编辑:杨本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