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火候要掌控好,烘干房的情况要定期查看一下……”近日,在刚刚建成投产的远安县河口乡黄竹村中药材加工厂,不少村民在忙着运送百部进入自动清洗车,转运烘干架上的百部、虎杖等中药材,现场一片繁忙火热景象。
近年来,黄竹村探索发展百部、虎杖、天冬、白芨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参与种植户70余户,目前种植面积达260余亩,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然而,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黄竹村党支部书记胡鹏举,“我们村的百部、虎杖等中药材种植面积正在逐年扩大,但村里的药材加工能力差,制约着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据悉,黄竹村2021年秋季收获的三年生长期百部,亩产鲜货10000斤,可烘干货2000斤,每亩纯收入达19800元,相比于出售鲜货,通过加工可以提高药材15%以上的附加值,每亩多增收5000余元。
为解决药材加工能力不足、技术标准低等问题,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乡政府、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于今年4月获得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0万元。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0月底建成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在村里的带动下,我种植了20亩百部,11月将开挖6亩,预计今年毛收入将达到20万元。”村民龚红兵说。
产业旺,乡村兴。黄竹村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坚持党建引领、产业为先、共富为本,依托中药材产业走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精细管理,增强加工能力,提高药材附加值,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壮大中药材主导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胡鹏举满怀信心地说。
(通讯员李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