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竹山频道通讯员许海涛、胡少勇、张鹏)11月7日,主题为“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的湖北省竹山县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在该县上庸镇圣水湖进行。当日,经过检疫合格价值十万元的70万尾5个品种的黄颡鱼、鳊鱼、青鱼等鱼苗放流到万亩圣水湖,这是竹山县自2013年以来第15次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超过300万尾鱼苗,将有效改善水生环境。
竹山县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自2020年以来,该县落实长江大保护,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在上庸镇圣水湖、深河等核心水源区实施十年禁捕行动,并定期开展增殖放流,同时以河湖长制为依托,全面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不断优化水源区水质,改善水源区水生环境。如今,在堵河流域竹山段,水质常年保持在2类以上。
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兴恕介绍,竹山县现有水域面积25.3万亩,2018年,竹山县积极响应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的号召,率先推动3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万亩水域全面禁捕。2020年底,在长达160余公里水岸线上,126名渔民,63艘渔船退捕上岸,保护区全面实现“四清四无”(清船、清网、清江、清河;无渔船、无渔具、无渔网、无捕捞行为)目标,同时着力描绘“两山转化”蓝图,持续巩固禁捕退捕成果,建立常效工作机制、开展水生生物监测、科学规范增殖放流,保证了堵河库区常年保持在国家Ⅰ、Ⅱ类饮用水标准。
作为有着万亩圣水湖优质资源的上庸镇党委书记余志刚说:“广泛深入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通过走进社区、学区、渔区和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递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特别是通过增殖放流,改善堵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对水质提升及水源涵养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