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鹤峰:黄精变“黄金”中药材产业助力强村富民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2-11-08 11:21:32

近年来,鹤峰县太平镇龙潭村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11月,随着黄精收购高峰期的到来,龙潭村迎来了“大丰收”的繁荣景象。

11月7日,走进鹤峰县龙潭村萌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药材种植基地,村民在正挥舞着锄头、镰刀等工具在地里忙碌,将一块块黄精从地里挖出、装框,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黄精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后切片为药用,就是中药“黄精”,具有清热解毒、补脾、润肺生津等功效。因黄精的种植周期比较长,种植的人相对少,然而市场需求却很大,因此价格比较稳定,种植黄精的经济价值可观。

鹤峰县萌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章林说,“目前我发展的黄精有20多亩,主要销往浙江、广州。其药用价值比较大,还可以直接食用。一般周期在5年以上,年限越长,药效越好。收益一亩在4万至5万之间,并且这个比较稳定。”

除黄精外,该合作社至今目前还种植的有黄柏300亩、厚朴80亩、白芨50亩、贝母4亩等。同时,该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为附近村民提供二十多个就业岗位,年支付工资三十多万元,让许多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鹤峰县萌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章林表示,“整体发展这个药材有400多亩,包括黄柏、厚朴、黄精、白芨、贝母等,整体带动周边的老百姓有20、30个人在我这儿做事,人均有4、5万元的收入。”

谈及收入,正在田里忙碌的龙潭村6组村民黄大庆一脸喜悦,“我今年跟覃老板就是管药材、收药材、种药材。工资是250一天,一年收入有5万多。而且我们也跟着覃老板学习一些经验,他种什么药材我们就跟他一起种,也算另外一笔收入。”

近年来,鹤峰县太平镇龙潭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村情实际,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带动群众拓宽增产增收新渠道。2021年,该村中药材产值达300多万元。

中石化江汉油田驻龙潭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张连平说,“恩施号称‘华中药库’,很适合中药材的种植。龙潭村立足山林地资源优势,按照向山林地要发展、向撂荒地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开发林地资源,计划打造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下一步,我们将通过萌华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带领老百姓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探索更多地中药材品种。”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向申荣  陈首仁)

责任编辑:徐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