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军事日活动中,人武部职工接受军事训练。
了解更多湖北省军区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荆楚长城”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
民兵和人武部,是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湖北省军区在全省开展民兵训练基地转型建设和县(市、区)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活动,着力解决多年来民兵训练和职工队伍面临的现实问题,增强军地共抓共建意识,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本期国防在线聚焦省军区改革试点单位——荆门军分区两项改革的试点成果。
阅读提要
“个人年度考核成绩突出的,可以优先提拔重用”“缺编名额可从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和退伍军人、专武干部中择优遴选”……
今年以来,湖北省军区在全省县(市、区)人武部开展职工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活动,提升人武部全面建设水平。
直面问题,建强用好人武部职工队伍
人武部职工队伍,是省军区系统基层武装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地方军事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6年军队收归人武部建制时,因国家和军队相关政策调整等因素,全省出现“机构名称不规范、管理单位不统一、编制等级不一致”等问题,制约了职工队伍建设发展。
“我们职工大多数都是收归军队建制以前进入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积极性也不太高。”钟祥市人武部职工刘军华今年48岁,1996年考入钟祥市人武部后,他就开始从事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工作,并参与了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改革的全过程。“编制不统一是影响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老资历”,刘军华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们军分区下辖5个人武部,有的没有成立机构直接将职工挂靠在地方。”荆门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秦辉介绍,人武部经过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省编、县编全部合为了县(市、区)事业编制,在挂靠单位和编制职级、职数等方面一直没有明确规范,在编制执行方面差异比较大,因此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自1996年人武部收归编制以来,我省便形成了“一部两制”的编制模式,即在同一个军事机关工作,干部享受军官待遇,纳入部队的编制序列;职工享受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纳入地方政府编制序列。
荆门市东宝区人社局局长冯士玉告诉记者,“人武部职工关系虽然都在地方,但之前地方相关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能管不便管、想管也不好管。”
人武部职工队伍是一支特殊的专职为国防基础工作服务的队伍,被称作“后备军中的后备军”。多年来,这支队伍有力地辅助人武部机关完成了本地民兵组织建设、征兵安置、全民国防建设等国防军事任务。因此,建强用好人武部职工队伍势在必行。
找准靶心,逐一破解编制机构等难题
今年初,湖北省军区在13个军分区(警备区)和部分人武部充分调研,会同地方组织、人社等部门反复论证,探索形成了加强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并将县(市、区)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定在荆门军分区。
“荆门人武部职工队伍整齐,数量较多,有开展试点示范的良好基础。”秦辉介绍,近年来,荆门军分区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能力素质,为加强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创造了较好条件。
队伍建设如何开局?荆门军分区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政策精神,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进行研究论证,解决“编制关”“进出关”“考评关”的思路日渐清晰。
各人武部党委主动对接县(市、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探寻队伍建设思路方法。
荆门军分区印发《关于加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职工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按照办法,规范编制设置,在县(市、区)统一成立“国防后备力量服务中心”,属性为县(市、区)人社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等级统一定为副科级。严格选拔配备,对现有人武部职工,按照“静态转换、待遇不降、有序稳妥”的原则,实施平职落编。服务中心统一隶属县(市、区)人社局,实行军地双重领导。
试点探索中,围绕“建设一支编配结构合理、进出规范顺畅、能力素质全面、发挥作用明显的人武部职工队伍”目标要求,荆门军分区优先保留编制、增加编制,想方设法推动人才工作突破旧有藩篱,对人员选配、考评运用、平时管理、交流渠道逐一进行明确,为4个县(市、区)保留了10名左右的省县合编编制。
新思路新举措破土而出,现实矛盾问题逐个破解,人才建设之道越拓越宽,队伍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广。
改革创新,让职工变身一线工作队
“我们一下有了8个编制,之前想都不敢想。”荆门市掇刀区人武部政委何宝平说,今年初,在掇刀区委的支持下,解决了人武部4名正式职工编制和4名“以费养事”编制,为人武部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职工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
荆门军分区严格落实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了荆门探索和荆门实践,为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开辟了通道。
为激励人武部职工干事创业,荆门军分区开展职工常态化交流:对表现优秀、符合相关条件的国防后备力量服务中心主任,积极推荐使用到县(市、区)直机关或乡镇、街道领导岗位;对表现优秀的其他人员,服务中心没有领导岗位空缺的,积极向外推荐交流使用。
观念一变天地宽。随着一项项建设性的举措出台,“一岗定终身”的模式被彻底打破,“想干事才有出路、能干事才有盼头、干成事才有甜头”成为普遍共识。这次改革中,荆门市东宝区人武部职工孙菲被任命为国防后备力量服务中心副主任,面对组织的信任,他告诉记者,“以前总在军地之间纠结,归属感不强,现在关系理顺了,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
“人武部职工队伍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省军区基层建设整体水平,必须把职工队伍放在省军区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中整体谋划、持续推进。”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大校主任王国明表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职工队伍,将为省军区基层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何武涛 王书平 罗文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