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任轩
10月27日上午,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宜昌市中心城区社区养老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说,预计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可达到53%,到2025年,基本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伍家岗区江山社区及周边老人在欣安幸福食堂享受助餐服务。宜昌市民政局供图
宜昌现有老年人超百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宜昌市现有老年人100.25万人,占总人口的24.95%。预计到2030年,宜昌将有老年人130万,达到总人口数的30%左右,将比国家提前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27个街道(乡、镇)、163个社区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6个,幸福食堂39个。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可达到53%。
根据规划,宜昌中心城区到2025年将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5个,基本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宜昌将以“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单元,实行“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的布局,即一个街道(乡镇)建成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个社区建成一个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一个村建成一个农村互助照料站。
投资42.85亿建养老示范项目 覆盖50万老人
宜昌成功争取获批国家级养老示范项目3个,市级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1个。四类项目总投资42.85亿元,涵盖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幸福食堂等10大功能,建成后将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覆盖50万老人。
其中,涉及社区居家养老项目3个,分别是:
亚行贷款项目,获批26.6亿元的亚行贷款养老综合服务示范项目和PPP养老示范项目,全国领先,全省唯一,规划建设的16个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将于2022-2024年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获批 3000 万元的全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设计项目 80个,已全部完工。
市本级“五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将城区核心地段——原市委老党校闲置资产盘活,全力打造机构、社区、居家、医养、康养“五位一体”的养老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9000余万元,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8万方,建设床位442张。该项目2020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12月底前投入运营。
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四同步”
社区居家养老,是大多老年人习惯的养老方式。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宜昌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下一步,宜昌将推动建立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推动各地将民政部门纳入同级规划委员会和新建小区验收成员单位,按程序落实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的规划、设计、验收、移交、使用等工作。
健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制定出台《宜昌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规范》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档升级。
鼓励物业公司发展养老服务业务。作为最贴近居民的服务性组织之一,物业公司在养老服务上具备天然优势与整合动力,多数物业工作人员24小时不离小区,且与业主接触频繁,对每个业主的情况相对熟悉。同时,物业公司本身的主业就是保洁、安保、维修等基础性服务,与部分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重合性。物业服务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设备资源和业主信息资源,发展养老服务业务。
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亚行贷款智慧养老平台项目建设,链接各地、各养老企业现有平台资源,推进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最大化,实现养老服务“掌上办理”“一键办理”。
构建“一套标准化服务模式、培育多支专业化服务队伍”的“1+N”人才培育模式,全面提升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让老年人享受到专业、优质的服务。
探索“群众点单—志愿服务—社区存单—积分兑换”的志愿者“时间银行”服务模式,提升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