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推介崇阳县坳上村——“湾子夜话”话短长 “一约四会”促治理
湖北日报 2022-10-20 15:27:05

在崇阳县,最小的村、最穷的村、干部最头疼的村,就数坳上村。这说的是过去。

如今的坳上村,荣誉挂满墙——市级的“最美村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省级的“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的“森林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这不,刚刚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向社会推介的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位于铜钟乡东南角,全村版图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湾,全村共197户730人,其中党员31名。近年来,坳上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创新治理体系,突出为民服务理念,融法治、德治、自治于一体,积极发挥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作用,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管理的积极性。尤其在“一约四会”的基础上,坳上村一直延续“湾子夜话”,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到各个村湾座谈,宣传解读政策、倾听群众心声、共商民生发展,充分尊重群众、亲近群众、发动群众,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有力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政策法规的“大讲堂”——“湾子夜话”以自然村湾为单元,全覆盖、多轮次推进,干部群众全员参与,面对面宣讲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平安创建、环境卫生、民生实事、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要点,村民熟知政策、悟透政策、响应政策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作风能力的“磨刀石”——自分田到户以来,村里很少开群众大会,面对千家万户,涉及千条万绪,既考验干部对各项政策的熟悉程度,又考验干部的工作作风,既要放下架子,又要掌控场面。起初开展“湾子夜话”因政策不熟、情况不明,群众七嘴八舌,现场“炸开了锅”,场面尴尬。针对这种情况,村“两委”及时学透政策、摸透实情,把握重点群众的利益诉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湾子夜话”由吵吵闹闹转变到心平气和。坳上村实施“限塑”行动时,有的红白喜宴还是会使用一次性餐具。通过“湾子夜话”,调查得知村民家里餐具不够,不得已使用一次性餐具。为此,村委会专门出资采购陶瓷餐具200套,分发到各个村湾,供村民借用,“限塑”行动立即得到推广。

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湾子夜话”畅通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现场收集的问题,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汇总梳理,能当场解决的争取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期跟踪落实到位。二组村民反映汛期自来水不够清澈,参与夜话干部当场记录,并协调水利部门,在原自来水储水池的基础上新建净水池,增加一道过滤程序,保障饮水质量,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纠纷矛盾的“调解所”——针对当前农村少数矛盾纠纷难以化解的问题,组织群众围成一个圈子,同坐一条凳子,“当面锣,对面鼓”,畅所欲言,是非曲直,大家评说。邻里矛盾纠纷,通过大家说、大家评、大家议,重点积案还邀请司法所现场说“法”,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实现矛盾不出村、问题全解决。因历史遗留原因,三组井屋自然湾山林面积确权存在争议,村民矛盾积聚,在村委会的积极协调下,争取到林业部门的支持,对该自然湾村民山林面积重新测量确权并存档,村民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

乡村振兴的“加油站”——群众通过“湾子夜话”积极参与村级建设,在发展上最大限度遵循群众意愿,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以提升。在推进“归园田居·傲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宁可抛荒不可失地”思想根深蒂固,流转三组、四组田地遇阻。村“两委”在“湾子夜话”活动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旅游开发等方面描绘乡村振兴的前景,让村民看到了农村发展希望和未来。同时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柃蜜小镇、雷竹小镇等地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发展特色产业,支持项目建设。

今日之坳上,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已进入快车道。

“荣誉墙也是激励墙。”村党支部书记沈亚东表示,坳上村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主法治为抓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一约四会”为载体蓄积乡村治理新动能,进一步拓展“湾子夜话”的内涵和形式,为村庄发展凝聚更大合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责任编辑:肖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