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孔勇刚副教授(右)在手术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
女子眼睛发胀、视物模糊,竟是眼眶内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肿物,随时有失明可能。近日,湖北麻城王女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成功接受“鼻内镜下眼眶肿瘤摘除术”,经由鼻腔这个人体天然通道,一举摘除眼内直径约2.5厘米眼眶肿瘤。术后王女士视力和眼球运动无损伤,成功解除失明风险。
女子眼眶长出肿瘤且位置“刁钻”
王女士近几个月感觉眼睛发胀、视物模糊,去当地医院检查,竟然发现右眼眶内有一个鹌鹑蛋大的肿物。医生建议她赶紧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就诊治疗。
“这个眼眶肿瘤的位置非常刁钻。”在医院鼻腔鼻窦肿瘤综合诊疗中心,接诊的孔勇刚副教授告诉王女士,人的眼球后面有一根神经一直延伸到大脑,这根神经在通往大脑的最狭窄的一段就是眶尖视神经管,肿瘤就长在这里,手术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
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物不仅把眶尖内的空间全部占满,且将眼眶与鼻子中间的骨头都挤歪了。如果不及时取出肿瘤,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视力减退、眼球运动障碍等肿瘤压迫症状。考虑到肿瘤在眼球的后方靠近鼻窦,孔勇刚表示,可以发挥眼耳鼻喉医院专家团队强强联合的优势尝试“智”取:“借道”鼻道和鼻窦,实施“跨界”鼻内镜来完成眼科手术。
专家介绍,眼眶肿瘤的整体发病率在万分之三左右,绝大部分都在眼球后方或附近,长在眶尖这么刁钻复杂的位置上的肿瘤很少,体积这么大的更是罕见。以往需要开颅或者打开眼眶才能取出此类肿瘤,但这种手术方式容易导致视力丧失,且创伤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高。
另辟蹊径经鼻“勇攻”眼部禁区
眼睛眶尖部位密布各种血管和视神经,是手术的高风险区域。在内镜手术开展之前,该部位的手术难度大、创伤大、风险大,肿瘤常难以切净。孔勇刚介绍,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技术以及手术影像导航等各种先进设备的发展,该部位的病变切除已由不可能成为可能;手术方式也由以往的开颅、打开眼眶,转向经鼻腔这一自然孔道的微创手术。
王女士眼眶肿物位置深,体积大,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操作空间非常狭窄,术中一旦不慎损伤神经血管或肌肉,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轻则眼珠不能转动,重则失明。专家团队精密筹备,为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足预案。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李维副教授协助下,孔勇刚副教授、邹游副主任医师携手勇闯鼻内镜手术“禁区”,实施“内镜下眶内肿瘤切除术+右侧多个鼻窦开窗术”。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操作,这颗直径达2.5厘米的肿瘤被完整剥离,经鼻腔取出体外。
术后,病理检测提示为海绵状血管瘤。目前,王女士病情恢复良好,未出现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不适,面部也没留下手术瘢痕。
医生“跨界”融合患者受益
“眼睛和鼻子并不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有些眼病治疗需要走鼻路通道,有些鼻腔内治疗又需要特别顾及眼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眼耳鼻喉医院负责人肖璇介绍,从解剖结构上看,眼睛和鼻子是一种邻居关系,但它们中间不是隔一堵墙,而只隔着一层“薄纱帘”。
眼眶、眼球、视神经、鼻腔、鼻窦等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它们在治疗上多有交叉;眼科和鼻科,属于不同的专科,医生手术治疗方式也大不相同。一些发生在眼鼻交界处的眼科疾病,常常让眼鼻专家都犯难。
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频繁合作,率先开展鼻内镜辅助眼鼻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5年来已成功开展了逾千台眼鼻“跨界”手术。肖璇介绍,跨学科设立的眼耳鼻喉医院打破以往壁垒,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最大化整合利用“王牌+王牌”的医疗资源,实现了学科“内外兼修”“强强联合”。眼科医生与耳鼻喉科专家团队优势互补,让类似王女士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