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受高温干旱影响,今年的大闸蟹姗姗来迟。近日,在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洪河村的武汉尊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3000亩蟹塘迎来螃蟹捕捞收获期,这一“时鲜货”即将在市场“走热”。
10月11日,记者在该公司养殖基地看到,洪河村养殖户冯治军正小心翼翼地将爬满螃蟹的笼网提到小船上,一只只螃蟹体形肥硕、膏脂丰厚。拎起沉甸甸的笼网,冯治军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今年因气候影响,螃蟹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一些,大部分螃蟹还在成长期,到10月底螃蟹会更加肥美。今年,基地螃蟹销售以来,目前每天出货量1000斤左右,到10月底高峰时期,每天约出货3000多斤。
冯治军告诉记者:“今年在武汉尊沁水产公司承包了170亩螃蟹塘,前期投苗的比例是每亩投1700只,今年成活率相当不错,亩产预计在280斤以上,产值非常可观,相信后期螃蟹的价格会越来越好。”
武汉尊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流转3000亩水面进行虾蟹鱼稻综合种养。作为该公司负责人,年过六旬的方银华,从建筑行业转行到养殖淡水虾蟹已有8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基地既进行淡水虾蟹生态养殖、淡水虾蟹苗种繁育,同时带动周边淡水虾蟹养殖户科学发展健康养殖事业,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2018年,该公司注册了“方豆苗”大闸蟹商标进驻拼多多、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同时,不断提升螃蟹养殖技术,通过高效生态养殖,种植花白莲,以沉湖湿地天然的湖泊为水源,天然饵料为依托,使用发酵有机肥,杜绝任何化学合成的饵料、药物等,确保螃蟹的品质更优。
方银华说:“2017年,我们的水产品80%销往白沙洲市场,20%是销到商贩手里,这样的销售方式对于公司和养殖户来讲没有主动权,价格压的也比较低。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公司注册了‘方豆苗’商标,通过品牌效应和电商平台的推动,把销售的主动权转到养殖户手里来,养殖户敢于投资创业,这样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2021年,该公司销售螃蟹420吨,总收益2940万元。预计2022年总产量450吨,总收益3600万元。近年来,由于该公司养殖模式技术的更新,亩产量产值大幅度提升,技术辐射消泗乡曲口村、七壕村、三合村、杨庄村四个村3万多亩水面养殖,每亩收益增加2000元左右。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武汉市水产研究所,以及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水产站紧密合作,建立了淡水虾蟹无公害健康养殖、繁育示范基地,拥有注册商标“方豆苗虾蟹”等47个。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吴亭 杨铭 摄影 吴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