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九道乡:万亩烟叶香
湖北日报 2022-10-09 03:05:1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房县频道融媒记者 许蕾 通讯员 尼金玉、肖丹)房县九道乡,全市最大种烟乡镇,从2005年开始种植烤烟,常年种烟面积在1万亩左右,2.5万担。烟叶产业为当地烟农致富奔小康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是传统核心烟区,近年来却面临着精准扶贫集中安置、大量劳务劳工流失、烤烟效益比较偏低等问题。核心烟区基地流失,优质烟田闲置,骨干烟农逐渐锐减成为摆在九道乡烟叶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产业发展面临异常严峻形势,如何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恢复性发展成为摆在九道乡政府和烟叶收购站面前的难题。

“烟叶产业是我们九道乡特色产业、也是我们乡的经济支柱,必须要稳住。”九道乡党委书记王瑞在全乡经济产业发展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道。

怎么稳?一方面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块,让适合种烟的地块以及会种烟的烟农得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落实关键技术,增加烟农收入,加大示范片区、产业带建设,以技术指导和多元化增收为抓手,提高烟农种烟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稳定生产规模

“我去年种了38亩的烤烟,村书记在今年的种烟政策宣讲会上,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我很心动,今年我和媳妇商量,直接种了100亩烤烟,政府还免费给我建了5座密集烤房。”去年被评为职业烟农的郑昌林笑着说道,“现在的种烟政策真是好呀,种得好的话,乡政府还奖钱呢。”

2022年九道乡政府充分将计划资源优先布局在最适宜的区域、地块,建设金神农优质烟区9个, 3个2000亩以上的核心烟区,3个1000亩以上的重点烟区,烤烟种植共11200亩。

“今年我们乡政府拿出500多万,完善种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向烟叶大村和烟叶产业带倾斜,另外,对新建的烟叶基地和新增的烟叶大户优先配套密集烤房,今年共新建138座烤房,乡村硬化产业路9.6公里,还制定了九道乡烟叶大户奖励方案,让烟农干起来更有信心。” 九道乡党委书记王瑞说道。

落实关键技术,提升烟叶质量

“紧紧围绕湖北中烟的原料需求,结合市、县下发的‘中棵烟+高油分’技术方案,我们烟站依据九道乡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主要从土壤保育、平衡施肥、合理移栽密度、合理留叶、高打顶、不适用烟叶处理、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8大关键技术入手,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烟农,从细节着手,在提高中部烟比例、上等烟比例上做文章,增加烟农效益。”九道烟叶收购站负责人曹慧林说道,“今年我们烟站加大示范片建设工作,建设湖北中烟‘中棵烟+高油分’核心示范区9000亩,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辐射效应。”

加大服务力度,增加烟农收入

杨运平,一名党龄30年的退伍兵,自2005年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17年,不仅是一名种烟好手,还是一名养蜂能手。

养蜂能手杨运平2022年传统养殖中华小蜜蜂20箱,每箱蜂蜜均价能卖2000元。

“今年气温高,烟叶采收请工难、用工贵,政府和烟站知道这一情况后,积极在扶贫小区联系了一批种烟多年的采收小分队,他们真是在千方百计增加我们烟农的收入,降低我们的种烟成本。”杨运平感激地说道。

2022年,九道烟叶收购站积极融入当地政府,为助力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按照“以烟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结合烟农劳力、技术、资源、市场等为烟农定制增收多元化增收套餐。“烟叶+养蜂”、“烟叶+药材种植”等增收套餐任烟农选择,今年,烟农共种植天麻4446 m2,传统养殖中华小蜜蜂459箱。

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九道烟区建立了以土壤保育、绿色防控为重点的优质、生态、安全生产体系,烟草公司今年还以每亩20元的标准用于解决地膜回收难的问题,900吨生物质燃料代替烤烟用煤。” 九道乡党委书记王瑞说道,“现在烟叶生产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也要走上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2022年较2021年,九道烟区烟农增加31个,新户增加20个,外出务工返乡种烟14个,共培育职业烟农181个,建立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烟农队伍。今年计划收购烟叶2.05万担,预计实现产值 3690万元,实现烟叶税收780万元。

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如今的九道烟区形成发展环境良好,扶持政策优惠,产业基础牢固,烟农信心高涨的局面,一幅烟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九道大地上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陈勇SY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