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冬闲田不再“闲” ——沙洋村级合作社流转土地试点调查
湖北日报 2022-10-04 19:10:57

沙洋,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菜籽油之乡”,耕地面积176万亩。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进城,谁来种田?

今夏以来,沙洋在全省率先探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通过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实现统一耕种,既破解了部分耕地无人种的难题,又增加了村民、村集体收入,一举多得。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沙洋展开蹲点调查。

村级合作社整体流转土地

10月3日清晨,沙洋县五里铺镇显灵村“老八组”(并村后为三组一部分),刚整好的稻田里,十余个农民工正在洒播“2133”高油酸油菜籽,“到后天下雨前,400多亩流转地油菜将全部播完。”显灵村村支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卞金平告诉记者。

闲着过冬的稻田,咋开始种油菜了?这是沙洋大胆改革探索的结果。

沙洋县显灵村聘请的劳务工做油菜秋播准备。

“显灵村位置偏远,512户2110人,实际在家的只有500多人,60岁以下劳力的少之又少。”卞金平说,村里大部分田只种一季夏稻,冬季要么闲着,要么托给亲朋耕种。

沈集镇柴岗村的情况也类似。全村户均坡地、岗地十余亩,但村里主要劳力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只能种几亩口粮田。

沙洋县沈集镇柴岗村的230亩花椒种植基地。

沙洋县五洋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褚文正向记者介绍从日本进口的先进农机装备。

谁来种田?今年5月,显灵村大胆尝试:流转一部分田,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来种。

选择“老八组”试点,显灵村整体流转土地,推行连片种植,村集体支付流转费。

康超,35.77亩,流转费17885元;黄华,16.4亩,年流转费8210元;马必华,15.6亩,流转费7800元……8月5日,在沙洋县经管局指导下,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村民一一签合同,按每亩500元标准整体流转全组580亩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耕种,柴岗村走在了前面。2019年,村里300元一亩流转闲置岗地180亩,加上村集体土地50亩,统一种植花椒。4年多来,这些流转地经营良好。沈集镇副镇长杨帆表示,该镇正在探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短季节流转冬闲田种高油酸油菜,给农民适当补助,预计全年镇可流转2万亩。

“以后种田的人越来越少,集中流转,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是方向。”沙洋县五洋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褚文正说。

沙洋县经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计划试点的村还有40个,将视试点情况逐步扩面。

耕种防收销实现一体化

统一流转后,如何种好,让村民村集体都有收益,仍是一大难题。沙洋的探索是,耕种防收销一体化。

种什么,怎么卖?显灵村股份合作社分别与沙洋环星油脂、楚稻香两大企业签约,合作社所产油菜籽,环星油脂公司承诺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全部收购;合作社订单生产的“野香优丝”优质香稻,将由国家级示范社楚稻香粮油合作社,按1.75元/斤的托底价收购并免费烘干,比2022年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高出25%以上。

谁来种,如何管?沙洋县五洋农机合作社揽下合同,负责耕种防收,亩均费用仅为市场价的40%。日常田间管理,村合作社聘请4名老把式,负责灌溉、追肥,水稻、油菜每亩管护费分别为80元、40元,种的好还有奖。

柴岗村230亩花椒田,整枝、施肥等日常管理由合作社聘请的村民彭建国负责,年劳务费1万多元,技术活则由合作社负责人胡光海操刀,十几年前他就种花椒,曾到重庆培训过,对何时打药、剂量多少了如指掌。

村集体种田,赚不赚钱?

“现在人工、农资价格都在涨,只有规模经营、精打细算才能赚到钱。”在曾集镇搞过多年规模经营的褚文正说。

“沃得农机”好使!

显灵村粗略算了一笔账:按亩种一季水稻计算,种子120元;育种插秧150元;整田60元;肥料140元;除草40元;治虫(飞防2次)70元;水费25元;收割70元;管理成本100元;流转费500元。亩均成本合计1275元,按亩产1000斤计算,每亩亏25元。冬季加种一季油菜,亩均成本415元,亩均收入600元,每亩盈余185元。

“算总账, 预计亩均盈余160元左右,总盈余约9.28万元。”卞金平透露。

柴岗村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种花椒,收益也很可观。村支书李涛介绍,按与楚玉食品等知名企业合作订单生产模式,一亩花椒经营收益8000元,纯收入近3000元,去年总收益45万元,今年干旱预计收益40万元。

村集体有收益,村民省事又增收。“田交给村合作社种,很满意!”显灵村八旬老汉马显金农忙时全靠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华回家收割,土地整体流转后,年流转费1万多元。“以前一心挂两头,以后可以一心一意打工了。”黄华说。

“一年10500元的流转费,生活完全有保障。”显灵村年近60的代传秀有慢性肺病,丈夫去世,儿子儿媳黄石打工,家里21亩田,勉强种了4亩,剩下的50元一亩送给邻居种,流转后自己增加了一大笔稳定收入。

金融赋能保险托底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动资金从哪来?风险如何防控?

“我们配套建立了金融赋能和保险托底制度,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沙洋县经管局局长王家平说。

王家平介绍,县财政拿出100万元担保金,为村股份合作社担保,按1:10比例向建设银行沙洋支行申请融资,风险由政府与银行各担一半。显灵村计划融资40万元,利率4.3%,比市场利率约低1.2个百分点。目前所有贷款资料都已提交,银行近期有望批复。

作为流动资金,这笔贷款将用于土地平整、购买肥料、耕种等费用。按规定,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可享受2个点利息补贴,但村级股份合作社不在其列,为此沙洋县财政另给予实贷金额3个点的补贴。

高油菜油菜种子在播种前须经技术处理。

10月3日,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油菜秋播。

建行沙洋支行副行长黎茜表示,以前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融资贷款,均以合作社理事长的名义贷款,建行省分行去年开始做农村集体经济融资业务,合作社可直接贷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政府基金担保下,银行授信可达1000万元,单个合作社最多可贷300万元,随借随还。

银行放款后,沙洋各地财政分局(经管站)定期监管合作社资金使用情况,村委会会计每月报账,确保资金用于农业耕种防收。

万一遇到自然灾害,还有保险托底。显灵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与人寿保险沙洋公司签订油菜、稻谷种植保险合同,因天灾绝收,每亩最高赔1100元,亩保费19.8元。合作社还给4名田管人买了意外险,最高可赔30万元。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祝华 通讯员 李伟)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