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共同缔造】建始茨泉社区:从“老破旧”到“和善美”的蜕变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2-09-26 11:42:00

9月23日,在茨泉特色街区改造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到处都是一派忙碌作业的场景。

“茨泉西路的地下主体管网和雨水、污水管网的铺设已经全部结束,目前,该路段的强电、弱电、污水管网及天然气施工队分支入户施工正在进行中,预计在下个月上旬结束全部工作。”茨泉西路施工现场,皓轩建设公司现场施工负责人黄熙宇说。

老旧街区改造,关乎百姓幸福。开工两个月来,茨泉特色街区的居民积极配合,施工进展顺利。完工后,环境优美,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地面整洁,以往赃乱差的环境将会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将是独具建始特色的街道,城市形象大大提升。

茨泉社区税苑小区共有3栋楼6个单元,现有居民70户。由于该小区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积水严重;加上过去无人管理,小区环境差。同时由于3栋楼房全部是楼梯房,居民对小区进行改造并加装电梯的愿望十分强烈。小区居民自主向社区和县旧改办递交老旧小区改造申请书。该小区改造内容包括雨污分流、路面黑化、院内绿化美化亮化、屋面防水等基础类改造项目和电梯安装等完善类改造项目。

“以前的‘老破旧’变成了现在的‘和善美’,小区居民高兴了,邻里关系更和谐,特别是小区每个单元加装了电梯,居民上下楼更方便了。”茨泉社区书记向初东说,“平整的柏油路、开阔的休闲广场、整齐划一的停车位、统一集中的充电桩、干净的人居环境,走进税苑小区,这个曾经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

社区联系着千家万户,居住环境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据了解,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惠民小区停车困难、道路破损、垃圾分散不集中等突出问题,茨泉社区大党委、社区管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多次组织召开改造方案论证会,制定具体改造方案,解除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

“惠民小区在没改造以前,道路坑坑洼洼的,停车无序,虽然有一个露天垃圾池,但少数居民乱放乱扔,特别是夏天异味非常大,一直困扰着居民;露天垃圾池的改造势在必行,小区居民提了很多意见,有很多诉求,通过社区大党委和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小区居民共同谋划,组织力量进行改造,投资3万多元,建成了垃圾分类封闭式环保室,垃圾进行分类放置,封闭集中管理,再也没有垃圾臭味了,居民感到非常满意。”居住在茨泉社区惠民小区20多年的76岁退休教师方传生说。

“茨泉社区惠民小区A区安装了36处电子监控摄像头,实行监控系统全覆盖无死角管理,对留守儿童、老人有了很好地照料,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防止高空抛物和乱放乱扔垃圾有很好的监督作用。同时,小区还改建了窗透式围墙、清新的花台、舒适的篮球场、干净的道路,经过改造,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县文化馆驻茨泉社区尖刀班成员张华松介绍。

老旧小区改造,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主线,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搭载下沉大党委、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五位一体”沟通协调的连心桥,推进“共建共治共管+环保理念”新模式,避免一些小区脏乱差现象反弹,是开展茨泉社区基层治理的优势所在。

“社区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各小区组织召开群众会,楼门长、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围坐一起,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这在茨泉社区已成共识,赢得社区居民的一致点赞。”茨泉社区书记向初东表示。

居民遇难题,得先有渠道反映。各小区成立评理说事“帮帮团”,在茨泉社区党委和小区支部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坚持“改”“管”“督”并举,引导居民参与改造、定期沟通,让小区面貌发生了大变化,让小区居民住着暖心安心舒心,尽享“和美家园”带来的幸福感。

(湖北日报客户端 建始频道记者 冯平 杨爱林 通讯员 张华松 汪小叶)

责任编辑:余礼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