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江琳 颜波
中秋节,走进大法寺镇村落,瓶装的盆栽、宽敞的巷道、村民劳作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图。
在该镇梅均村韩祥垸,天蓝水清、绿树成荫,水塘侧、院子旁、巷道边,按一定规律摆着种在“旧瓶”里的景观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盛放景观树的容器,都是村民自家拿出来的,村民能提供容器,村里就提供树苗,放在村民家门口的巷道上,既美化了‘大家’又装点了‘小家’,大家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村党支部书记梅咏超认为,有投入,有收获,村民更有成就感。
治理思路的转变,来自年初的一次垸民垸子夜话。“一件事只有投入了、收获了、有成就感了,我们才更愿意参与和管理。”
一番话点醒了村“两委”。此后,在各项工作推动中,该村村“两委”始终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相融合,提出了村民出旧物、集体来改造、收益一起享等举措,让村民更有热情的参与村垸管理和维护。
有商量,有组织,村庄建设更有质量。八峰村八峰垸在推进“四小园”建设前,广泛听取村民意见、集聚村民智慧,形成了贴合实际的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得到了全村的一致赞同和认可。村民自发组建施工队,工价为每人每天80元,远低于市场价。“为自己做事我们心里高兴,就是不要钱白干也高兴。”说起往事,队长李均国站在墙头乐呵呵。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严把工程质量、精细使用物料,每天早来晚归,把公家的活当成自家活来做,为村里节省了不少资金和材料。“你心里有群众,群众眼里才有你,工作推动起来才能顺畅无比。”村党支部书记李冬生感慨不已。
有成效,有改变,村子环境更向好。“书记,我知道你愁什么,我家院墙往里挪一尺五你看够不?”“你们起早贪黑的把上桂建设这么好,我也不好意思拖后腿。”随着上桂村一户人家主动找上了门,该村村党支部书记桂堂松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原来,今年以来,上桂村环境整治卓有成效,整个村貌焕然一新,但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桂堂松和村民们:进垸巷道窄了点,两边又都是私人住宅,扩宽存在难度。每次路过这段路,桂堂松的眼神总是来回在院墙上徘徊。
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上桂村拆除危房、破屋30户90余间、旱厕30余处,因势造景建设“四小园”45处、打造微景观10处、建设共享厨房等公共空间10个……看到村子越来越好,原本寸土不让的那户人家竟主动找到村里,提出了让出自家土地用于拓宽巷道的想法。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大法寺镇党委书记肖翔表示,充分尊重、发掘、借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村庄人居环境大改观、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