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襟江带湖,依山傍水,黄石自然风光秀美奇绝。
八方来客,多样体验,这个盛夏,黄石文旅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锚定奋进全省文旅第一方阵目标,全市文旅系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奋勇前行,促进文旅市场持续回暖。
抓实项目建设
增强文旅市场底气
一站式亲水避暑,黄石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内,游客们尽情戏水欢乐“一夏”;
一秒钟穿越时空,东昌阁沉浸式体验项目里,游客们仿佛置身于盛唐繁华中;
一揽子怀旧元素,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中,一边是修旧如旧的工业遗址,一边是引人注目的创意园区和现代休闲空间,展示着面向未来的城市新生……
重大项目是文化旅游建设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文旅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成效立现。
7月2日,经过10多天的试运营,华侨城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正式开园运营,现场气氛火爆。
该项目也是黄石园博园提档升级改造项目之一,在园博园一、二期基础上,通过引进深圳华侨城,按5A级景区标准打造恐龙水世界、恐龙欢世界、恐龙小镇等。
在这个暑期,依托华侨城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在内的主题公园,大冶湖核心区迎来众多慕名“打卡”的游客,人气爆棚。
“美轮美奂的场景布置,精彩的节目表演,还有真人NPC互动,想不出戏都难!”7月底,从武汉驱车1小时来到东方山东昌阁沉浸式景区的游客夏惠子告诉记者,近年来这样沉浸式的文旅项目对游客来说是全新的体验,从单纯的看,到融入其中,体验感更加强烈。
总投资7亿元的东方山东昌阁沉浸式景区总占地面积47.85亩,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内外装修升级、配套设施改造及多种沉浸式体验设施建设。
5月份建成投入后,仅项目提供就业100余人,预计年接待量10万人次,带动东方山景区年揽客量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50%。
同样在今年“五一”期间对外开放的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在短短5天的假期里,就迎来50000人次的接待量,共同造就“五一”假期黄石最红打卡点。
一个优秀的文旅项目带给这座城市是“乘法效应”。深谙如此,近年来,黄石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文旅底盘。
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项目为王,努力扩大增量、优化存量、创新变量、壮大体量,始终把招大商、抓项目作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2022年6月18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擘画了湖北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重点建设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新使命,新征程。黄石文旅积极担当作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精品项目,精心筹办重大文旅项目开工活动,黄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正逐步形成。
加强文旅融合
提升城市发展人气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7月27日-31日,黄石港区夜经济活动周在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火热上演。活动以“Yeah游华新 畅嗨一夏”为主题,给黄石人的夏夜持续增添“烟火气”。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受到的冲击是最严重的。可喜的是,全市文旅系统没有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而是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从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加快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开展多元营销等方面入手,在旅游复苏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这个暑期,黄石各大旅游景区铆足了劲,为游客提供品种更多丰富、特色更加鲜明的产品。
华侨城卡乐星球•恐龙水世界推出“潮派72小时主题活动”;东方山景区推出“清凉寻仙东昌阁”;仙岛湖、龙凤山景区夏日星空帐篷等线路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吸引武汉、鄂州、咸宁、孝感等地游客来黄打卡。
黄石市推出多项惠民让利优惠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发放电子文旅消费券,吸引周边及本地市民在黄开展文旅消费;
组织旅游景区参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旅游区域合作互惠活动;
组织54家文旅企业参加“惠游湖北”消费券发放活动,争取资金700万元,截至目前,黄石消费券核销率全省排名前列,带动消费比1:4.12;
组织“8+1”城市圈工会会员游黄石活动;
推出矿博园“矿博小侦探”“地心历险记”亲子、研学夏令营主题优惠套餐;
此外,全市A级景区推出中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实行免大门票政策,不少景区在“八一”建军节,推出对军人、消防战士免费游玩优惠活动……
黄石自由行国旅董事长董莉表示,7月初全市启动“惠游黄石·乐享生活”系列文旅活动以来,短短三天时间,该社接待的武汉游客就翻了好几番。
对此,湖北通顺国旅总经理张永青也表示,在“惠游湖北”文旅消费券的带动和刺激下,周边城市的游客来黄两日游的游客明显增多。
数据显示,黄石市天空之城景区、阳新滴水崖瀑布景区、大冶鄂王城生态文化园等景区暑假期间接待了不少来自武汉都市圈的游客。仅7月,全市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1.3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6.08%。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上也做足文章,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逐步升级,黄石市乡村游、红色游、工业游等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和文化含金量。
上个月,大冶茗山乡黄湾第六届莲花节开幕,一望无垠的荷塘,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显得格外娇艳。“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是人山人海的场景,让黄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必正由衷感慨:“这是丰收的喜悦、这是幸福的味道。”
在阳新县木港镇丰台村黄骅故居纪念馆内,讲解员王江淼向前来参观的游客,饱含深情地讲述抗日名将黄骅奋斗、光辉的一生。今年春开放至今,这个藏在横岭山深处的纪念馆已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
围绕“清凉一夏·乐游黄石”“多彩田园·畅游黄石”“文旅融合·漫游黄石”等主题,黄石市不断创新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的方式和内容,助力经济回暖复苏,成为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重要载体。
提升服务品质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大力激发市场活力,为“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纾困政策措施,市文旅局以真招实招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积极开展“服务业领域纾困解难专项行动”,帮助重点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千方百计稳定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山谷里凉风习习,皮艇上欢声阵阵。炎炎夏日,在排市镇滴水崖风景区内,一条条皮划艇顺流而下,欢笑声、喝彩声、嬉戏声、尖叫声在山谷回荡。
“感谢融资政策的支持,关键时刻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湖北滴水岩瀑布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潘凤满怀感激地说道。
由于该景区2021年才建成营业,投资回报较慢,公司经营周转出现困难。在纾困解难政策红利下,阳新农商行排市支行上门对接金融需求,最终成功向其发放“创业担保贷”450万元,财政贴息后,潘凤实际承担利率仅2.2%,融资成本大大下降。
大冶市龙凤山集团有限公司也在今年获得低息贷款500万元,将其用于投资建设龙凤山果城文化园十八坊项目,打造沉浸式夜游,拓展景区游玩新体验。
今年来,通过座谈、走访企业30多家,收集企业行业中存在的困难,黄石市文旅局根据调研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并制定包保服务机制,对各县(市、区)文化服务业企业、重点文旅项目进行包保服务。目前,已有8家企业共计3320万元低息贷款发放到位。
稳市场主体,让文旅企业“活”下去、“强”起来是稳文旅经济的关键。
今年以来,黄石市文旅局落实旅游企业贷款延期、缓交社保费、暂退质保金等帮扶纾困政策,全市65家旅行社累计暂退缓交保证金721.2万元,全力稳住市场主体。
围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暑假前夕,黄石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婷带队来到黄石市旅游协会会长单位——黄石第一旅行社,为旅行社负责人答疑解惑,引导文旅企业抱团发展,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旅宣传营销,多方融合资源、拓宽平台,真正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此,该局出台“引客入黄”奖励政策,鼓励市内旅行社在活动期间招徕游客,吸引市外游客来黄旅游,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吸引到武汉、鄂州、黄冈等地的旅行社主动与黄石旅行社合作。并积极指导全市各大旅行社与热门景区、星级饭店携手,梳理线路产品推出优惠套餐。
好流量,更要有好宣传。在7月份“清凉一夏游黄石”活动中,市领导拍摄文旅代言短视频,网络媒体关注度和点击率居于前列,让黄石文旅“火出圈”。
在创新宣传推广模式上,该局加大投入,形成高密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推介网络,进行顶级引流和精准营销。在春节、“五一”、端午、暑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借助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积极策划系列主题宣传,始终保持黄石文旅“有声有色”。
同时,积极制造“清凉一夏游黄石”话题推文、视频传播,截至目前,活动总宣传量已达6425.2万+次,有效提升暑期市场热度。此外,加强与微信、抖音、百度、今日头条、大众点评等新媒体平台的深度合作,充分展现黄石文旅“有礼有惠”,吸引更多游客来黄打卡,进一步提升了黄石的城市形象。
(湖北日报通讯员刘佳、廖星、胡铷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