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唐崖土司城遗址:一日穿越千载,一圈走遍土家
湖北日报 2022-07-21 16:02:53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唐崖镇唐崖司村,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共历时元、明、清三代381年,曾是方圆一千多公里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今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司文化遗址。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巴楚建筑的工艺神韵,品味土家土司的传奇人生,体验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感受到“一日穿越千载,一圈走遍土家”的美好神韵。

唐崖河绕城而过,是唐崖土司城的天然屏障。土司城遗址占地74万平方米,现存城防设施、交通设施、建筑基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等多种类型遗存,特别是保存完整、井然有序的道路和院落体系,呈现出城市主体一次性规划、营建的特征,堪称“土司制度的实物见证、山地城市的佳作典范、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有“小故宫”之称。

2006年,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唐崖土司城遗址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

土司城除南面中部依托自然山险外,外围均修筑有城墙,以自然块石垒砌而成,采用“石包土”结构,现基础大部保存完好。其中,以东城墙中断保存最好,残长约150米,高约2.5米,北部设门,门道和城台形制清晰。城内有“三街十八巷”,由主干道、三横三纵的次干道、数十条巷道构成,主干道南北向贯通全城,依次分为上、中、下三街,全长近600米,路面采用宽1.5—3.5米不等青砂岩铺筑,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石板道路。

土司城遗址内共有小衙门、大寺堂等院落30个,以及分布在院落内部或附近的17个水井遗迹。城内外人文景观遍布,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

其中,荆南雄镇牌坊是唐崖土司城址现存唯一完整的地面建筑,该坊通高7.15米,面阔8.4米,四柱三门三楼式,全石仿木构,是唐崖土司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现存土司遗址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礼制性建筑。明天启四年(1624),为表彰土司覃鼎参与平定“奢崇明叛乱”战功,由四川巡抚朱燮元奏请明朝廷敕建,坊名“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由明熹宗朱由校手书。

有城的故事就有人的传说,覃氏土司的故事砌刻在整个唐崖土司城的一砖一瓦里,谱写着土家人的聪颖智慧以及土家族与汉族的友好民族交往。唐崖土司城的规模在其18代土司覃鼎时曾达到顶峰。城址西面玄武山顶部两株树龄超过400年的夫妻杉,便相传为土司覃鼎夫妇所植。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成为唐崖土司城址自然景观的象征和标志。

恩施出品图.png

责任编辑:武陵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