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7月18日,是十堰市郧阳区第一高级中学新生报名的最后一天。全区录取的980名新生截止到这一天上午12点,已有979名新生都已先后入校报名。
18日下午3点50分,一辆车在郧阳第一中学大门前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三人,急匆匆直奔一中新生报名处。
走进报名办公大厅的一位是鲍峡中学的副校长左宏元,一位是鲍峡中学女教师肖玉霞,还有一位就是全区最后一位报名的新生汪芳芳。左校长连声向几位负责报名的老师表示歉意:“对不起各位老师,让你们久等了,有点特殊情况,我们来晚了!”一中团委书记刘道刚老师连忙说:“请不用这么说,大致情况我们知道了,能来报名就好,真为你们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孩子这么负责的精神感动!我们一定如实把这一情况向学校领导汇报,只要上学了,绝不会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办理完入学报名手续,左校长和肖老师带着汪芳芳满脸微笑地走出一中大门,上车前,师生三人站在汉江边的公路旁边,望着眼前广阔平静的江面和宏伟的大桥,左校长满怀深情地对汪芳芳说:“孩子,你这个学上的可真是不容易呀,一定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家住鲍峡镇大墩子村的汪芳芳,一家五口,22岁的姐姐和53岁的爸爸长年在浙江打工,弟弟在鲍峡中学就读七年级,妈妈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家里住的是扶贫房。汪芳芳在读三年初中时间里,先后两次辍学,要不是老师及时上门家访,她恐怕连初中也念不完。勤奋刻苦的汪芳芳非常珍惜读书机会,今年中考获得了544分的好成绩,被郧阳区一中录取。
按要求,7月6日应该是学生到校填报志愿的时间,这一天,鲍峡中学所有考生都来了,唯独汪芳芳没有到校,到下午天快黑时也没人影,无奈之下,班主任姚士玉老师替她填报了志愿。在这一天,汪芳芳被妈妈堵在家里,不许去学校填报志愿。任凭汪芳芳怎么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绝望中的汪芳芳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到村支部书记和老师身上。
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余一铭7月7日一大早来到汪芳芳家,来劝说家长让孩子去区一中读书。余书记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可汪芳芳的妈妈就是油盐不进。 只是冷冰冰甩下一句话:“你说一千道一万,反正不能让她再读书了。”
7月9号,好心的村妇女主任罗金凤又上门做家长工作。罗主任一进门,汪芳芳的母亲就沉着脸说:“罗主任你啥也不用说,你就是把嘴皮说破我也会让芳芳去上学,读完初中就不错了。”罗主任无功而返,但她并没回信,过了两天,又上门了,这一次还没等罗主任进家门,芳芳的母亲就说:“我不让娃子上学难道犯法了不成?真是多管闲事淡操心。”罗主任临走时对芳芳母亲说:“你坚持不让孩子上学,总有一天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余书记心想,一个村,能有几个上区一中的,于是,他又先后五次到芳芳家里去做她母亲的工作。最终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7月17日,绝望中的汪芳芳,她用手里仅有的只能发短信不能打电话的手机给平时非常关心她的肖玉霞老师发了一条求救的短信:老师,救救我吧,我要读书!
肖老师把情况立即向主管毕业班的年级组长左宏元副校长作了汇报,左校长又一刻也没有延误地向何毅校长进行了详细汇报,在这同时,肖老师还向汪芳芳在浙江打工的爸爸打电话,劝说他让考上一中的孩子上学,可电话里传来的话语让肖老师心里冰凉:老师你不用劝,没钱上学。电话挂了。 肖老师又给汪芳芳妈妈打电话,好话说了半天,还是不让孩子读书。
这孩子上学报名的时间可就剩下明天一天了,这些年还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儿,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学,家长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阻挡着不让上学呢。7月18日一大早,何校长左校长和肖老师决定亲自前往38公里外的大墩子村汪芳芳的家里进行家访。
9点40分,何校长们先来到村部,约上村书记和妇女主任一起,来到汪芳芳家。一下子来了六七个人,进屋后,芳芳含着泪水和弟弟给客人找凳子坐下,芳芳的母亲仍是满脸不高兴,连句客气话也没有。
何校长和颜悦色的向芳芳母亲例举了周围一些家境贫困又如何想尽千方百计供孩子上学的例子,向她宣传国家对待贫困家庭孩子读书的优惠政策。左校长给她讲这三年芳芳在学校如何刻苦努力才取得这样的优秀成绩。肖老师又给她介绍郧阳区一中如何关照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详细情况。肖老师还说,让芳芳读书,她还可以在假期好好辅导弟弟的学业,多好哇!
余书记也对她说,村上也会对这孩子加以关照。几位好心邻居也站在门口你一言我一语,劝说她一定要让孩子去念书,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误了孩子美好前程。附近的一位退休教师知道此事后也赶了过来,劝说芳芳妈妈千万不能有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儿女都一样,上学有大用途。站在芳芳身边的弟弟也哭着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您就让姐姐去读书吧,您要是不让姐姐上学,我也不上学了。”
从9点50分一进门一直劝说到11点20分,一直抱着不让女儿上学只供儿子读书观念的芳芳母亲就是不放口。
一位邻居老奶奶看不下去了,不紧不慢地插上一句子说:“春兰啊,还要死心眼,学校校长老师,村上干部左右邻居都劝了这半天了,为啥呀,为谁呀?日后孩子有出息了,受益最大的还是你们两个老的呀,你要硬是不让孩子上学,万一这孩子一时想不开出了什么事儿,怕是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快中午时,鲍峡中心小学的校长王富贵也开着车从鲍峡赶到大墩子汪芳芳家,走进门,一眼就认出这个流泪的女孩是四年前他还在东河小学工作时六年级那个勤奋的小女孩汪芳芳。“这样优秀的孩子放在家里不读书,多可惜呀,如果是经济上有困难,你当家长的不用操心,我来联系两个老板,资助芳芳上学,说不定还能帮她上大学呢。”说话间,王校长从身上掏出500元递到芳芳手里,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汪芳芳的妈妈眼含泪花地同意了。
何校长说,你家里有困难,今天汪芳芳去区一中报名的550元钱我来出。
12点50分,左宏元副校长和肖玉霞老师让汪芳芳带上报名所需的东西,前去区一中报名。
晚上6点20分,左校长和肖老师又把报完名的汪芳芳送到大墩子她的家里,芳芳妈妈对两位老师说:“是我这个当妈的做得不好,让你们为孩子读书操了这么多心,跑了这么远的路,请放心,我们一定让娃子好好读书。”
在开着车回学校的路上,左校长对肖老师说,今天这次家访,虽说费了不少口舌,目的总算达到了,孩子能上学了,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值呀!(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自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