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武当融媒记者王鸣)“全区党员干部都要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切实把‘真情’贯穿于服务群众的始终,切实做到身入心到下基层、全面精准察民情、务求实效解民忧、主动及时暖民心。”
7月1日,就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师利龙在工作会上掷地有声地强调。
为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武当山特区各单位将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基层大走访活动,认真倾听村组、企业、群众的诉求,笃行实干担当,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在太山庙村,受旱情影响,辖区内的多条小河及养殖蓄水池已断流、干涸,村民生活及养殖用水严重短缺。该村党支部结合实践活动,积极联系相关单位,通过异地抽水、求助消防部门、自行组织水车运输等方式,解决了辖区36户70余人生活用水及3200余头(只)畜禽养殖用水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土门村公路沿线树木距离电线过近,在雷雨季节易发生漏电和触电事故这一安全隐患问题,土门村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制定树木修剪方案。目前,安全隐患已被消除。
用“满格”信号联络群众感情。为尽快解决青微铺村五组通讯信号不稳定这一问题,乡村振兴帮扶单位经信局,多次牵头组织铁塔公司、移动公司、中国银行武当山分行召开专题协调会。“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筹集了8万余元,战高温抢工期,建设的移动网络信号塔已投入运营,解决了五组通讯信号弱的问题。”经信局负责人说。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政办始终坚持“群众需求是第一导向,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尺”的工作理念。入户走访时,党员干部了解到遇真宫村殿沟移民安置点存在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党政办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并筹措项目资金13万余元,在安置点菜园处修建一条长430米、宽3.5米的水泥路,彻底解决154户300多位村民的生产出行问题,让“烦心路”变成“幸福路”。同时,为解决好安置点后排房屋和菜地路口交会处缺少路灯的问题,党政办联合水利湖泊局迅速开展现场走访、踏勘工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3盏路灯已安装到位,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的问题。
实践活动开展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师利龙,武当山特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武,也深入特区部分村组和单位,详细了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巩固脱贫成效等情况,现场研究解决村级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企业发展难题。
下一步,该区将按照十堰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办第一巡回指导考核组第二轮检查指导意见、作风监督组第三轮检查指导意见,正视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作风监督工作,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