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远安县旧县镇:“稻虾共作”闯出致富新路
湖北日报 2022-07-11 16:40:26

近日,在远安县旧县镇“稻虾共作”农旅融合产业基地,微风阵阵、碧波荡漾,不少游客坐在田埂上钓着小龙虾,感受着远安乡间悠闲安适、恬静自然的别样魅力。

2020年,远安实施“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投资3.78亿元,对沮河干流及其支流五里河、龙潭河等71公里的水系实施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沿河两岸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该镇充分利用“水美乡村”项目带来的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依势而建,打造观西村、观东村为示范点,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虾稻共作”是旧县镇打造的高效农业种养模式,与虾共生的水稻不打药、不施化肥,为虾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虫等天然饵料,游弋水中的虾苗能松土、摄食害虫,粪便还可肥田,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这样生产出来的虾稻米、小龙虾品质好,不仅每亩可产出200斤至300斤小龙虾,还能实现亩产200斤绿色优质米,绿色虾稻米比普通稻米贵好几倍,一斤可卖到25元。

为了做大稻虾种养产业,旧县镇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立了远安县邦学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远安县白合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沮河沿岸的观东、观西、徐家庄等村300多户农民发展1000亩“稻虾共作”产业,注册了“八籼”虾稻米品牌,统一产品包装,提供种养技术和产品收购等服务,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研学活动。其中,直播带货不仅将优质虾稻米销售到全国各地,还吸引宜昌的游客到基地垂钓,带动旅游、民宿、农家乐等蓬勃兴起,形成了集生态循环种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目前,旧县镇“稻虾共作”产业年产大米20万斤、小龙虾30万斤,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户均收入3万多元。(通讯员鄢天、史迎利、李双骏、向浩宇)

责任编辑:李双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