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高建成是湖南省湘阴县人,1965年10月出生,1984年9月入伍,1988年5月入党。上尉军衔,历任学员、排长、助理工程师、连指导员等职,是人民军队新时期军事政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优秀基层干部。1998年8月1日,高建成在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为抢救人民群众和战友而英勇献身。8月12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由主席签署的命令,授予他“抗洪英雄”荣誉称号。同时还指出:他在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舍生忘死保护群众和战友,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的壮丽凯歌。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7月27日,高建成所在的空军某高炮团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出发之前,他在写给老母亲的信中说:“妈,我马上就要带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了,家里置了新房,等我抗洪胜利回部队后,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接您老人家来住,让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他率领战士们按时奔赴指定位置,立即投入嘉鱼县邱家湾抗洪抢险战斗。他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
8月1日20时,嘉鱼县簰洲湾堤段突发重大险情。20时30分,指导员高建成和连长黄顺华带领一连随团抢险突击队开赴抢险地段。沿途见公路逐渐漫水,群众已开始撤离转移,他们就知道情况万分危急。这时,随部队一齐开进的驻地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命令部队立即冲上去。当部队正往上冲时,堤坝突然决口,距决口处只有100来米的5辆满载官兵的重型卡车被阻在洪水中。随着水位上涨,洪浪加剧,官兵有的被巨大洪流冲翻,有的被洪水淹没。危急关头,高建成和连长当机立断,迅速将全连66名官兵和随车同行的咸宁军分区曾凡铭政委集中到一台车上,并快速拆卸车上篷布、伪装网及车厢板,减轻阻力,发放救生器材。但由于器材有限,救生衣和救生圈只能发给30名不会游泳及水性不太好的同志。连长考虑到高建成患病多日,身体虚弱,水性又不好,硬将救生衣套在他身上。可高建成还是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赵文源。这时,他一边让官兵脱掉训练服,做好下水前的准备,一边鼓动大家:“要树立信心,一定要活着冲出去,干部、党员要照顾好战士,老兵要照顾好新兵,水性好的要照顾好水性差的。”
洪水越来越大。21时10分,在高建成和连长的指挥下,已有不少战士突围走了,车上只剩下他和连长黄顺华等8名同志。这时,他发现附近有两棵大树,立即与连长决定,将两棵树留给连队还未转移的几名战友,并帮助体弱的战士攀上树枝。自己和连长在水中继续指挥战士自救、互救。一个巨浪扑来,新战士刘澜被卷入急流中。高建成猛吸一口气,奋不顾身地扑入水中,一把抓住小刘,奋力将他送到一棵树上,并鼓励他:一定要坚持到天亮,上级会派人来救我们的。而他自己却被急浪打出十多米,当他好不容易再露出水面时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只能顺水漂流着。
13班新兵何董华,是高建成生前救的最后一名战士。当时,大水突袭而来,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何董华起初有点懵懂,喝了几口水后,他先是拼命挣扎,后来,头脑有些清醒,便一边使劲踩水,一边向战友呼救:“我是一连的,救救我!”见没有人应,他绝望了。朦胧中,他突觉有一只大手从后背拦腰把他抱住。“不要慌,我是指导员。”水越来越急,浪越来越高,艰难中,高建成拼尽全力抓住小何将他拖着游到一棵树上。正当他准备再去救其他同志时,一个巨大的浪头迎面打过来,将气力用尽的高建成卷走了……
就这样,高建成奉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东去的长江从未目睹过这样的悲怆诀别:当载着高建成遗体的殡仪车缓缓驶过簰洲湾江堤,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和被解放军刚刚营救的沿江群众挤满了长堤。人们争相向心中的英雄告别,撕肝裂胆的哭声,盖过了滔滔江水……
高建成虽然走了,但是他留下的感人故事和抗洪精神将会永载史册。(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殷铁山)
《嘉鱼好少年》由嘉鱼县关工委主编、县作家协会承编、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发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