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周志云、南金伟)近年来,十堰市张湾区不断优化挂职干部培养模式,深度整合干部资源优势,持续聚焦综合素质提升,尽善尽美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实现挂职干部挂有所学、挂有所为、挂有所获,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质量的现代新车城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热情服务,让干部“挂得住”
全面保障工作经费,把挂职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为挂职干部提供充足经费保障,让挂职干部大刀阔斧、大展身手、大有可为。为挂职干部提供人才公寓和周转房12套,尽可能为基层挂职干部提供设施齐全、条件便利的饮食、住宿、业余读书休闲、健身娱乐的环境。持续丰富业余生活,积极邀请挂职干部参与指导全区各类特色农旅文化项目,提出参谋建议,介绍先进经验,丰富业余生活。落实帮扶激励举措,为每位挂职干部明确1名联络员,帮助介绍区情民情,协调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及时了解挂职干部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帮助疏导情绪、解决困难,切实增强挂职干部归属感。落实挂职干部政治待遇,定期和派出单位联系反馈挂职干部工作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由区委发函至派出单位,建议优先提拔重用,以关爱的“不断线”赢得挂职干部的“常在线”。东风公司选派我区的科技副职丁巍、袁华贤,北京丰台选派的李三鹏等挂职干部回到原单位后均被提拔重用。
规范管理,让干部“干得好”
及时按规定转移挂职干部党组织关系,确保按时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按时缴纳党费,经常性参加政治学习,坚决杜绝挂职干部脱离组织监管的情况。坚持因材设岗,明确岗位、安排分工前,充分了解挂职干部所学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充分征求派出单位和挂职干部本人意见,做到定岗科学、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确保有事干、干得了、能干好,让挂职干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真挂实干。强化履职管理,根据挂职干部挂任职务,及时明确包联单位和包联项目,要求相关单位主动向挂职干部介绍情况、汇报工作,经常性邀请、陪同挂职干部到企业、社区、农户中走访调研。对挂职干部工作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及时跟踪、督办。要求挂职干部每周向挂职单位报送工作清单,每月报告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每季度向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报送季度工作报表。严明纪律要求,在考勤纪律、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对挂职干部一视同仁、一律从严,不搞“双标”,不放松要求,确保挂职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搭好平台,让干部“挂出彩”
广泛开展与派出单位的互动交流,根据派出单位实际,先后组织“丰台企业家张湾行”、政企座谈会、实地考察调研等活动,建立与派出单位共商共建,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关系。对口协作挂职干部李建峰同志先后邀请在京企业代表到张湾区进行业务考察2批次,组织张湾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至兄弟市区开展业务学习5批次,完成在京招商业务考察15次,促进了北京-十堰、丰台-张湾的双向沟通。借助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科技副职领导干部专业背景和资源优势,为张湾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财政金融、国土政策运用等出谋划策,积极向上争取人力、资金和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对口协作挂职干部杜国正同志积极促成省商务厅领导到张湾区调研考察,并协调争取对口帮扶资金600余万元。挂任“科技副职”干部张华斌同志积极参与讨论制定《服务东风公司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协调推进东风紧固件公司及东风车轮公司搬迁工作,助力政企合作共赢。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对曾在张湾挂职干部进行回访,邀请他们为张湾建设发展出谋献策,充分发挥站位高、视野宽、联络广的优势,获取更多项目、资金和人才线索。邀请对口协作挂职干部刘井权同志参与规划工作,起草《张湾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十四五”规划》和《丰张对口协作框架协议》,促成丰台花乡与黄龙镇、丰台南苑乡与方滩乡签署“十四五对口协作协议”,拓宽了对口协作的工作范围与领域,确保对口协作工作有序推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