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铁 通讯员郑光明)“出了高铁站,邂逅美人城”,这个愿望随着6月20日郑渝高铁开通,在全国文明县城——昭君故里兴山得以实现,兴山人民用激情展现文明之城的无限魅力。
举目兴山高铁站正对面的兴山职教中心,这里校园楼舍互连,草木相间,蜂蝶与花香为伍,鸟鸣与绿荫相伴,智慧教室、实训室,彰显现代职教魅力,靓丽食堂、全域空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幸福。
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全景
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双优”建设,激励着兴山职教中心一路高歌猛进。近几年,该校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兴山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省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第二届宜昌市教育质量奖”,实施的“红色阳光工程”党建课题,被中组部向全国推介。
“兴山职教中心将以此次‘双优’建设为崭新起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特色鲜明、市内领先、省内知名的‘双优’中职学校,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长李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双优”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兴山职中校长李传华(右四)与学生“心连心”
突出重点开新路明确目标重培优
学校围绕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重点建设任务,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科学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双优”材料组制定项目绩效评价办法,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坚持质量为先、改革导向,努力把学校建成为省“双优”中职学校。为此,兴山职教中心启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通过理顺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构建“德技”文化和服务师生为本,保障质量生成。成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生活服务、学业服务、个性化服务和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四类服务,明确了“让每一位教师享受人生的幸福,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同时,开展绩效考核,向管理要效益。制定《兴山职教中心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面向所有的部门和教职员工开展诊断性绩效考核,根据诊断性绩效考核结果识别绩效改进和提高点,助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
今年上半年,在宜昌市中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56名学生
整合资源促发展服务经济增活力
科技服务高效实惠。该校积极组织“送科技下乡”,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余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培养出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整合实现突破。充分整合地方职业培训资源,采用“点餐式”,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让培训学员“学得好、用得上、能致富”。与人社局等30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技能型实用人才1万多人次。通过“点餐”培训,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内涵,既为社会培养了人才,又为学校创造了效益,开辟了职业教育的新天地。学校也被认定为湖北省兴山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联合办学成效显著。学校是本地支柱企业兴发集团的职工培养、培训基地,企业是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兴发集团探索建立联合培养、分段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将实习学生作为企业新员工及后备技术人员培养,高标准建设校企共用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形成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特色。累计为兴发集团输送中专毕业生6698人,培养大专生2000多人,轮训职工100多期5000多人次。2021年8月,兴发集团与兴山职教中心校企合作恳谈会达成共识:凡是就读兴发集团化工、水电、旅游订单班的学生,兴发集团给予中专生500元、大专生1000元每月的生活补助,并免费统一发放校服和享受兴发集团正式员工买房优惠政策,买房优惠10万元等,许多外地外县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今年5月20日,兴发集团、兴山县职教中心分别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启了校地互惠合作及高职院校、国企与中职院校协同育人新的篇章。
中高职贯通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兴山职教中心举行
双优建设再增速特色育人结硕果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该校以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为重点,开设作物生产技术、化学工艺、水轮机与发电厂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建有核桃、茶叶等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6个。学校成为省农业中心组副组长学校、市农业中心组组长学校和市级化工类大赛主办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考证,通过率达98%以上,被教育部授予“优秀组织奖”、“优秀教学奖”、“优秀师资团队奖”和“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搭建校园文化平台,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化理念为引领,通过办学理念、目标、校训、学校宣言、校歌、校长寄语、“心连心”老师寄语,将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起来。以文化塑造为载体,充分利用励志标语、路标、绿化、宣传栏、黑板报、文化角、荣誉室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师生进行人文熏陶和文化浸润。
智慧校园更加智慧。从智慧门户、智慧管理、智慧学习、智慧沟通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现代技术应用进程。采购现代化实习实训设备,助力高效课堂。筹集专项项目资金,采购化工仿真软件、实训室自动感应护眼灯、化工分析实训通风吊装系统、形体实训设备、智慧黑板、智慧录播教室等,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将安防监控、红外线预警、人脸识别、水电物联管控等技术运用到学校消防、师生考勤、校园购物及学生管理等多个领域,打造智慧教育生态,实现高效的日常办公、及时的信息传递、有效的资源应用及无缝的家校沟通,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师素质全面提升。通过“人才引进”“送出培训”“下企业锻炼”等策略,建立学研产“三位一体”的教师成长机制,使教师上得了课堂,玩得转实训室,种得了庄稼地,真正成为多技在身的“双师型”教师。59名教师受到市级以上部门表彰,68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20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3名青年教师被纳入宜昌市卓越教师“百千人才”培养计划。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9个。乔长英名师工作室为湖北省教育厅挂牌的全省唯一一个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名师工作室。2022年6月17日,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全市中职学校教学能力和班主任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
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以师生“心连心”和“红色阳光工程”为抓手,创新德育模式,打造学生成长关爱链。完善“一体二育三线四心”育人网络,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巩固率达98%。近年来,有210名学生被表彰为“十星学生”;45名学生被表彰为县“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新时代好少年”;16名学生被表彰为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1名学生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最美中职生。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着力培养既有突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又具备坚定的职业信仰和较高的道德修养的工匠型技能人才,打造学校成为“工匠摇篮”。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省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35个、二等奖71个、三等奖178个。其中制作的龙洞春茗荣获湖北省名优绿茶评比特等奖、国家二等奖。238名学生通过技能高考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从兴山职教中心走出去的学生,有的“逆袭”成为高校教师,有的成了岗位标兵、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有的晋升为企业主管,还有的成了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校长李传华表示,随着兴山高铁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带来的新机遇,兴山职教中心将始终保持育人初心,深耕职教沃土,聚焦“双优”建设,在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上必将行稳致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