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当山特区“非遗+”促文旅融合发展
湖北日报 2022-06-14 00:50:26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十堰市武当山特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展示非遗成果,真正体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

传承非遗,坚守文化。非遗保护成果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武当山特区近年来非遗项目保护成果进行展示,激发了广大市民对文化、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也营造“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当祝服盘扣、武当山的传说、武当山道教医药)走进校园,与学生互动,展示非遗文化的奥秘和乐趣。让学生近距离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武乐清扬》《武当八仙棍》非遗精品节目线上展播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书画精品展播,引发网友点赞和好评。

6月11日晚,“玉虚街非遗文化庙会”更是把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推向高潮。武当山宫观道乐、武当武术、武当山庙会等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同台共舞,展示各自绝活,将武当非遗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赞不绝口。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武当酒酿造技艺、武当祝服盘扣等非遗项目还积极参与非遗电商平台销售,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武当山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古建筑群,千余年的道教活动孕育了丰富的武当文化,也逐步形成和保存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山特区着力于武当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宣传,使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有效成果。目前,武当武术、武当山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3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道茶炒制技艺、武当山的传说和武当武术(三丰太极拳)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当山冻豆腐制作技艺、武当山朝山进香习俗、武当祝服盘扣3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

2021年,武当山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打造了品牌文化节目武当山非遗文化庙会。该庙会是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武当道茶、武当山宫观道乐等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参与性较强的民间文化活动。该夜游项目于2021年3月14日(农历“二月二”)在武当山下玉虚宫景区前的玉虚街正式启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汇聚旱船、龙灯、舞狮等)、独具特色的非遗展示(武当武术、武当道乐、武当功服秀、武当道茶、武当山的传说等)营造浓浓的庙会节日气氛,成为街头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截至2021年12月底武当山玉虚街非遗庙会已举办40余场次,人民网、央视频、今日头条等10余家媒体参与报道武当山玉虚街非遗文化盛况,引爆“1亿+”流量,吸引了20余万游客前来参与,极大地带动了玉虚街的旅游消费。武当山庙会入选十堰市十大非遗案例,武当山玉虚街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湖北省2021年度繁荣夜间经济集聚区项目。

下一步,武当山特区将充分发挥武当非遗文化资源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内生动力,以武当非遗文化庙会为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文旅+”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增强夜间消费活力,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功能链的旅游综合体,真正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天清)

责任编辑:许应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