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吴波)今年以来,郧阳区针对各类村庄特点和短板问题,以党建引领分类治理,推进资源要素统筹,促进乡村振兴。
精准村庄分类。县级结合实际制定村庄分类标准,以乡镇党委为主体,对所辖村走访调研,系统掌握村落基本信息,在尊重民意基础上,结合村域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按照“聚集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四种类型,提出村庄分类初步意见,县级统筹确定并全覆盖建立350个村庄分类名录。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工作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党委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自然资源与规划、卫健、司法、信访等单位共同参与,定期会商、协同发力。针对各类村庄不同需求,从区、乡两级统筹选派126名驻村第一书记,选派32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乡村振兴驻村指导员,从农机、医疗卫生等部门以及民营企业家、创业能人、律师、责任规划师等群体中精准选派563名村党组织兼职委员。
加强分类指导。聚焦分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分为先进村、一般村和软弱涣散村,持续“抓两头带中间”;聚焦分类推进党建引领综合治理,开展“户户研判、家家上门、人人见面”活动,建立各类矛盾隐患排查、研判、领办和销号工作闭环;聚焦分类发展特色产业,从县域层面明确各类村庄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功能定位,加快相关产业聚集、整合、提升;聚焦分类加强乡村建设,按照有利于农业农村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原则,统筹四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分类促进乡风文明,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提升综合保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举措,解决好搬迁撤并类村庄人员易地搬迁后,户籍融合、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等问题。针对乡村建设基础性需求设立普惠性经费,针对试点村示范性项目设立示范带动性经费,推动示范创建。分村建立村庄分类治理重点任务推进台账,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包保责任,定期组织各村群众代表进行认可度测评,群众认可度低于80%的村,区级提级管理,重点督导。
今年,郧阳区着力打造10个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推进60个美丽乡村整治村,辐射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35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