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神农架国家公园:全面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 厚植绿水青山 呵护大美湿地
湖北日报 2022-06-01 15:02:14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正式出台,中国湿地保护由此开启历史新纪元,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至此,神农架国家公园全面开启湿地保护新篇章。

一泓清水,四围青山。云间湿地,世外桃源。在“天赐神农架,世界生态园”的逶迤群山中,深藏着一块神奇的“高山湿地”---大九湖。大九湖位于川、渝、鄂三省交汇处,西南与重庆市巫山、巫溪接壤,东南是通向神农顶、大三峡的要冲,北与竹山、房县毗邻,自古号称“巴山前哨”,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是原始森林、高山草原、沼泽湿地、戎兵文化、盐道文化完美结合的原始生态湿地公园,是世界同纬度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镶嵌在北纬30度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3年10月24日,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际重要湿地”。湿地面积9320公顷,是典型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的稀有代表。大九湖湿地处于全球三大鸟类迁徙区之“亚洲——大洋洲”区,是世界鸟类迁徙的重要位置之一,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拥有泥炭藓沼泽、亚高山浅水湖泊、人工库塘、草本沼泽、河流等多种类型,是神农架地区少有的湿地生态系统。

人退湖进 大九湖湿地生态恢复原貌

走进大九湖景区,湖光山色在烟雨朦脓中别有一番风味。距离大九湖景区20公里外,是大九湖生态移民搬迁而建的坪阡小镇,明清川鄂风格的房屋整齐排列盐溪河两岸,古色古香,耐人回味。

“眼前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来之不易。”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管护中心负责人石光华说,大九湖先后经历了粗放开发、木材采伐、农业转型、功能修复、生态能力提升、神农架国家公园时代六个时期。

由于地处湖北西部偏远山区,相对贫穷,自1986年起,大九湖的湖泊和湿地曾被人们排滞垦荒,数万亩湖区变耕地。同时,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林木采伐区,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60余万方,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

随后,大九湖开始探索反季节蔬菜种植,兴建万亩高山蔬菜基地,湿地水面消失殆尽,多类型沼泽湿地分布急剧萎缩,土壤严重污染。这种发展模式让大九湖的生态体系越来越脆弱。2006年开始,湖北省政府和神农架林区开始对这里的生态进行恢复,建设生态暗坝和人工湖,恢复湖泊,退耕还林,在已形成的湿地湖泊内培育了适宜的野生动植物,投放用于观赏、科研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的鱼苗,移栽水生植物……经过不断努力,大九湖湿地生态终于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实施湿地恢复性保护后,大九湖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住在湿地边,吃着山水饭,住宿、餐饮几乎成了湖区农村的“垄断”产业。即使不擅长烹饪的农户,年收入10来万元甚至30余万元都不稀奇。但是,污染也随之而来。

2016年,大九湖全境被列入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大部分面积划定为受严格保护的区域,明令禁止耕种、放牧。同年5月1日,大九湖湿地公园实施封闭管理,景区内停止一切住宿、餐饮等经营服务,游客统一乘坐换乘车进入景区。神农架国家公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通过生态移民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组合措施,让大九湖的生态湿地得以恢复。如今,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美丽画卷,在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尽情舒展。

呵护泥炭藓沼泽湿地 确保一江清水向北输送

神农架以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大九湖湿地作为群山中的一个独特湿地类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大九湖湿地有华中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亚热带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天然蓄水库。大九湖的泥炭藓是大九湖湿地的灵魂植物和核心植物,也是大九湖湿地能够成为一个国际示范湿地的重要植物之一。

泥炭藓具有强大的保水功能,它能够吸收自身体重20多倍的水分,它死亡之后形成的黑色泥炭也可以吸收自身体重8倍的水分。

在地质保护上,大九湖湿地的泥炭层目前连续积累最深达3.5米。按照泥炭藓以0.1毫米/年速度缓慢生长计算,形成历史已达3万多年之久。泥炭藓沼泽湿地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做好泥炭藓的研究和保护,对涵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有重要意义。大九湖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最大的支流堵河的源头上游,成为一个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源源不断的向丹江口水库供给水资源。

神农架国家公园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培育大九湖当地泥炭地优势物种,进行人工移植和栽培,逐步恢复原有植被类型。在不影响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逐步清除泥炭地核心区的灌木及树木,防止物种入侵影响泥炭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泥炭藓的生长发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至今,神农架地区有接近1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到北方,可以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北京的同胞们每喝到的10滴水里面就有1滴属于神农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

大九湖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交界带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湿地内的鸟类多样丰富,经本底资源调查梳理,共记录到鸟类16目52科167种,其中水鸟主要有东方白鹳、黑鹳、栗鸢、灰鹤、大白鹭等。

啾啾鸟鸣声声悦耳,翩翩羽影赏心悦目。严格保护下,大九湖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得到有效恢复,据遥感影像数据分析,湖区草地面积由2013年的370公顷增加到2021年476.77公顷,草地面积增加率约为28.7%,湖光潋滟、草木茂盛的完好生态得以重现,为候鸟到来提供了优越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大九湖湿地范围内有维管束植物148科572属1496种(含种下等级)。共记录到脊椎动物26目78科232种,其中鱼类2目2科12种,两栖类2目5科12种,爬行类有1目6科14种,鸟类有16目52科167种,兽类有5目13科27种。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间或有野生候鸟在湖上嬉戏游弋,或水上觅食,让湿地多了些生趣。云间湿地大九湖,常年云雾缭绕,晚霞晨雾、风动草伏、云影高洁、 百看不厌。放眼大九湖,万物的气息藏于这山水林田湖草之中,是惬意,是享受。这里没有外来河流补水,每一滴水都来自飘飞的云朵。

大九湖湿地中,小小的泥炭藓在生长中不断积累着泥炭,记录了华中地区古气候演变的自然档案。盆地中间流淌着一条小溪,小溪串联着九座湖泊,湖泊皆如宝镜映着日光月色,熠熠生辉。

“全面贯彻湿地保护法,守一片绿水青山、富一方百姓、迎八方宾客、传承子孙后代是我们的使命之一”。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健雄说,神农架国家公园将全面贯彻实施好湿地保护法,确保大九湖湿地保护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行稳致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张燃 杜华 王品

责任编辑:刘汉泽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