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自林 陈杨思 通讯员梁剑)5月28日,50余名三峡晚报和家长,走进五峰长乐天问书院基地,体验生活实践课程的同时,共同见证了三峡晚报社小记者社会实践基地挂牌。
授牌仪式上,湖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飞带领同伴,为大家带来了最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和民俗舞蹈。据了解,长乐天问书院是湖北省第二批中小学研学实践营地,也是在五峰设立的首个小记者研学基地。当天,小记者和家长们深入长乐书院的土家民俗馆、非遗文化馆、石磨坊、木作坊、编织坊、制糖坊等八大特色课程馆,一一体验。
天问教育集团监事会监事王友现表示,基地把课堂“搬”进实践中,构建了土家民俗和科学深度融合的一系列探究性课程,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科学兴趣、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孩子的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和创造力。相信授牌后,在双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下,将做成全国有特色的研学及劳动实践基地。
据了解,长乐天问书院研学基地是“中国·五峰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试验区”项目其中的一个版块。作为国内首家“教育综合体”,基地建有多功能综合楼、五星级学生公寓、600人报告厅、八大课程馆、西兰卡普”非遗体验馆及国家级运动场、足球场等,每年可接待6万名学生研学。
随着乐天问书院三峡晚报小记者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今后,三峡晚报社组织开展各种丰富的小记者活动,积极为广大小记者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小记者感言:
今天,我们三峡小记者走进五峰长乐天问书院,书院位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支民族风味的山歌,和一段节奏欢快的摆手舞,这些表演表现出了我们土家族的特色。书院中陈列着很多老物件,老式风鼓、古老石磨、木制织布机、草鞋机等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下午,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大家欢乐无比,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做木工、扎染布料、编织花篮、烤饼和制作糖果。一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让我收获了一把木剑、一个花蓝、一根手链和两根棒棒糖,这都是我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的哟!
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202班 饶恬羽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山清水秀的五峰长乐天问书院,参加小记者生活实践课程体验。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土家族优美的歌声,欣赏了土家族特有的摆手舞,十分精彩,让人过目难忘。今天最让人激动的主题,就是我参与了生活实践体验,有了很多的第一次:我打磨了第一把木头宝剑,用可乐制作了第一根棒棒糖,还用石磨将玉米磨细做成了第一碗玉米粑粑,跟老师学着做出第一块五角星扎染手帕,并且编出了一根彩色手环送给妈妈……今天的收获真是太多太多了。以后,我也要继续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小朋友。
宜昌天问国小204班 刘晋恒
周六上午,我们去到了五峰的天问书院。下车后,我们首先听了土家族的山歌,看了摆手舞,让我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少数民族的样子。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书院的其它项目,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和奶奶去做了宝剑,我拿着木板,往上面画上了宝剑的样子,然后用锯子把多余的木头锯了下来,这个时候宝剑的样子就已经出来了。我又用砂纸把宝剑磨的光滑,这样我的宝剑就更漂亮了。接下来我还去做了玉米粑粑、手工糖、打鼓,特别是打鼓,我需要费很多力气,但是打起来很有劲,也很开心,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202班 杨皓轩
今天我们三峡小记者来到了五峰长乐天问书院研学基地。我第一次体验了一下推石磨、亲手磨玉米浆、烤饼的过程,还有亲手制作棒棒糖,编织花篮……我喜欢这个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一些知识。
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202班 望启航
今天我和奶奶来到山清水秀的五峰长乐天问书院,参加小记者生活实践课程体检。我们听到了土家族优美的歌声,还有土家族特别摆手舞,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拍照。十分精彩,让我们永远难忘。下午参加生活实践的第一次,用石磨将玉米磨细,加灰面和糖做成了一碗粑粑。还跟漂亮的老师学做一块五角星扎染手帕。今天收获太多了,我以后要向哥哥姐姐们学习,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小朋友。
宜昌市高新区青岛路小学102班 龚媛兮
星期六早上,我和奶奶早早起床,坐公交车来到三峡晚报小记者集合点。我们乘坐旅游大巴来到风景如画的五峰长乐天问书院,开始了一天的探索旅程。首先我们观看了非遗山歌表演,参观了中医坊和民俗文化馆。然后我们去了石磨坊,亲身体验了推石磨,用自己磨的玉米浆做了玉米饼。我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玉米饼,开心极了!接着我们去了编织坊,我选了我最喜欢的彩色绳子跟老师学习了手链的编织方法。最后我去了手工木作坊,学习了制作木剑的方法,从选择木头,画图案,锯木头,打磨剑身,最后成功制作了一把木剑。今天是充实而又快乐的一天,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宜昌伍家岗小学202班 罗雨彤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