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田苗、向启雄
长江浩渺,清江逶迤。两江碧水,一方沃土。橘树葱茏,果上枝头。
5月,春天的脚步悄然远去,夏天如期而至。春夏季节交替之际,巴东夏橙新鲜上市,弥补精品脐橙季节性空档期,丰富了居民的“果篮子”。
错峰上市 晚熟柑橘丰富“果篮”
柑橘是巴东县特色优势产业。巴东县通过调优结构,春有伦晚、沃柑,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蜜橘,冬有椪柑、纽荷尔,“四季有鲜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作为春夏季节少有的鲜橙,伦晚和夏橙属晚熟柑橘品种,产量少。
伦晚和夏橙生长周期长,伦晚头一年春季开花,第二年春季果子成熟;夏橙头一年春季开花,第二年夏季果子成熟。也正是一年多的超长生长期,使其含糖量高,肉质细腻,水分充盈。
由于特殊的生长周期,位于北纬30°的巴东成为伦晚、夏橙等优质晚熟柑橘的生产地。每年四五月,纽荷尔等冬橙开始隐退,伦晚、夏橙接过采摘上市的“接力棒”,开始错峰“登场”,丰富千家万户的“果篮子”。
巴东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巴东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主要种植椪柑、纽荷尔、九月红等多个品种,晚熟柑橘品种基地已达3万亩;年销售额达3.6亿元,“甜蜜产业”让农户过上了好日子。
“橙”色十足 线上线下俏销全国
“这些伦晚果皮厚度适中,表面光泽亮丽,卖相较好。”4月16日,在湖北省晚熟柑橘品质鉴评会上,来自全省的52种伦晚同台“竞技”。通过对果品外观、果实风味、固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巴东县选送的晚熟柑橘,以艳丽的果色和独特的风味力压群雄,斩获两个金奖。
巴东县柑橘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巴东柑橘产业却一路萎缩,农民因得不到理想的收益而放弃种植柑橘。
2009年,东瀼口镇绿竹筏村的村民们看到隔溪相望的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牛口村夏橙树高大茂盛,上门收购的客商源源不断,察觉到发展晚熟脐橙的商机。从小吃着橙子长大的村民开始种植伦晚、夏橙等晚熟脐橙。
独特的峡江气候、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巴东晚熟脐橙独特品质,巴东种植的伦晚、夏橙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青睐。
“伦晚是水果市场的‘爆款’,今年已经卖了20万公斤,现在夏橙已经开始销售,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5月16日,在湖北铭梵农业有限公司厂房二楼展示直播厅,公司电商运营负责人汪俊正忙着处理刚接的订单。
作为巴东县柑橘龙头企业,湖北铭梵农业有限公司走“线下叫卖、线上吆喝”路子,在江浙等省份寻找大经销商,做大批量采购。同时,进驻拼多多、微店、淘宝等电商平台,让山里橘香“飘”到山外都市。
链条发展 “橙熟”产业势头更足
晚熟柑橘销售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巴东柑橘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巴东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调结构、推技术、创品牌、兴科技、提效益”的发展理念,明确一名县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专家团队支撑、一个工作专班推进的“四个一”柑橘产业链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实施三峡后续扶持项目,规划探索柑橘田园综合体建设。
柑橘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上,完成《巴东·长江柑橘田园综合体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39公里长江柑橘带,涵盖东瀼口、官渡口、溪丘湾和沿渡河等4个乡镇;在科技应用推广上,建立县、乡、村经营主体科技推广体系,积极推广运用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精剪栽培等现代农业新成果、新技术,调优品种结构,每年示范管护10万亩;在营销体系上,加大“巴东脐橙”“巴东椪柑”等品牌宣传力度,实现海内外品牌双响。
目前,官渡口、沿渡河、水布垭、溪丘湾等乡镇正大力发展以晚熟柑橘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完善的产销一体化发展产业链,助推了柑橘产业快速发展,填满了老百姓的“果篮子”,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巴东水果产业最大优势在柑橘。巴东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组织化运作、标准化建园过程中,巴东晚熟柑橘的品牌逐步打响,今后将继续以晚熟柑橘优质高效发展为“切口”,合理布局全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助力产业振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