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祎、通讯员梅甲)“起吊!”随着现场指挥刘洋一声令下,5月15日22时58分,武汉首个装配式高架桥工程迎来关键进展——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首片钢混组合梁顺利吊装到位,标志着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拉开了上部结构施工的帷幕。
与传统现场施工钢筋绑扎、砼浇筑等桥梁建造方式不同,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所有上部结构构件均在预制梁场中加工成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拼接成桥梁主体。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装配式桥梁施工工艺具有构件生产标准、现场安装快速便捷、施工节能环保等优势,既节省施工时间,又保障了工程质量。
此次首吊梁段长度为33米,整个节段重约40吨。为保障此次组合梁吊装作业顺利实施,同时不影响三环内外车辆通行,中铁大桥局项目部把组合梁吊装作业安排在夜间进行,现场70多名交通协管员、技术人员通力配合。
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由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所属桥建集团建设,中铁大桥局负责具体施工。该项目概算总投资额19.19亿元,中铁大桥局从去年10月进场开展实质性施工,计划工期25个月。
该项目北起白沙四路,南至青菱湖北路,跨越白沙四路、三环线及青菱立交匝道、丽水路、青菱河,下穿待建西武高铁,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方式建设,其中在丽水路南北侧各设置一对上下桥匝道,实现高架层与地面层交通转换。主线高架长2460米,地面辅道长3470米,标准段为双向六车道,三环线以北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三环线以南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该项目地处武汉南大门,此次改造后将实现白沙洲大道全程高架贯通,从武昌火车站旁的梅家山立交可通过白沙洲大道高架直接跨越白沙四路、三环线及青菱立交匝道、丽水路、青菱河等地面层直达青郑高速。项目建成后将完善武昌主城区快速路系统,进一步提高武昌过江交通通行效率,有效缓解区域南北向交通拥堵,促进区域提档升级。同时,该项目还预留了后期西武高铁武昌接线的转换匝道,提前设置了武昌接线全互通转换的条件,对提升区域经济及交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