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中国草”崛起背后的“税”力量
湖北日报 2022-05-01 12:12:36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被世界誉为“中国草”。苎麻纤维长、强度大、热传导性能好,是世界公认的“天然纤维之王”。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曾被誉为“苎麻之乡”,早在清朝康熙四年就有苎麻栽培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苎麻种植面积超5万亩,每斤苎麻可卖到9至15元,创下历史之最。后因市场影响,麻价一路下跌,面积持续萎缩,麻地面积一度仅剩800亩,苎麻产业一度低迷。

在人们普遍崇尚自然,追求环保时尚的今天,苎麻作为纯天然纤维,除了有吸湿透气的作用,还有除臭杀菌防静电等特点,重新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苎麻价格逐渐回升,咸宁苎麻产业重现发展良机。

走进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的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明亮的车间里,整齐划一的苎麻加工机器正轰隆作响。精华纺织集团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有职工2800余人,主营亚麻纱(布)、苎麻纱(布)、麻棉混纺纱(布)等麻类加工产品,苎麻加工类业务占比近三分之一。

“以前,苎麻大多用化学方法脱胶获取纤维,污染严重,后来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开发力度,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废水循环利用项目,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国内先进污水处理设施,污染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精华纺织集团财务负责人胡镜兰介绍,能够成为全国同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创新是关键法宝。

“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胡镜兰表示,税务部门在服务过程中积极鼓励公司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并帮助合理享受各项税费优惠政策。2019年和2020年,精华纺织集团分别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064万元和714万元。2021年度,制造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后,享受加计扣除高达1313万元,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又保障了资金周转,让公司能够更加大胆地投入技术升级和扩大再生产,既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也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产-供-销”的良性循环。

以“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麻纺织企业为愿景,凭借高端技术和优质产品,精华纺织集团站在了国内麻纺织科技的最前沿,被外商誉为“中华第一纱”。公司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宜家、优衣库、ZARA等多个国际品牌提供家纺和服装面料。近年来,年均出口额超过1200万美元。

为积极服务精华纺织集团“走出去”,税务部门主动出击,组建涉外税收专家顾问团队,畅通线上实时联系渠道,针对出口业务相关税收政策为企业开展链条式、全方位的精细服务。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精华纺织集团涉外税收风险被逐一化解。2021年,精华纺织出口退税金额超800万元,进一步盘活了资金流,更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如今,精华纺织集团已成为咸宁市苎麻纺织龙头企业,年税收贡献超3000万元,并成功进入中国麻纺行业竞争力十强,苎麻纺织品产量更是稳居全国第一。为加快推动苎麻产业健康发展,企业承诺对本地苎麻全部收购,并制定最低保护价政策。在政府叠加出台各项扶持性政策后,麻农种植积极性得到提升,咸宁苎麻面积逐渐恢复到6000余亩,苎麻产业未来可期。

在精华纺织集团示范带动下,咸宁苎麻纺织集群发展,规模以上企业超20家,年产值超过35亿元,各类苎麻纱及麻棉混纺纱产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一,连续多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苎麻之乡”的“中国草”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湖北日报通讯员 王冰、李洋樊、王俊涛)

责任编辑:朱轩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