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保康县尧治河村:在新的发展转折点,党建怎样实起来?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2-04-22 11:16:35

4月的梨花山,春光明媚。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会议室里,一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期举行。

“过去说‘党建工作要虚功实做’,我要更正这个观点,党建工作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虚功可言,只有实做方能有效。”会上,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一语破的。

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十面红旗”、全省“五好”村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如今,在尧治河村,党建不仅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更是引领全村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建强组织堡垒 凝聚信仰力量

“基层党建一定要做细,只有做细才能形成凝聚力,只有把基层党建做实才能有战斗力,只有把基层党建做强才有影响力。”4月11日,尧治河村党员会议室,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正在聆听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今年两会,孙开林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磷石膏污染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离开党建无话说,离开党建无事做。”尧治河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是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和不断加强。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尧治河精神”……在尧治河宾馆走廊上,一块块具有时代印记的标语牌引人注目。

“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凝聚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我们既要传承好,更要结合当下实际发扬好。”在孙开林看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就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

尧治河村积极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党建新模式,村属企业建到哪里,党员就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成立到哪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所有党员心中要有一种感情,那就是对父老乡亲的热爱之情;脑中要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坚信党员只要带头,群众就跟你走。”在尧治河村福利院,村党委委员章治兰正在讲党课。

在尧治河村有这样一项规定,所有入党积极分子、新入职员工、后备干部都必须先到村福利院锻炼2个月,每天为老人洗衣做饭、铺床叠被、洗澡梳头,而且锻炼这堂课怎么样,由福利院老人打分说了算。

“钟光菊院长能够做到26年无怨无悔坚守福利院,靠的是爱心,是德性,是信念。”亲身体验了福利院工作后,三界洞天景区办公室主任潘国峰深受感动:“尧治河奋斗史、发展史、创业史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作为村里的一员,我们要上下一心,立足岗位讲奉献,在尧治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的业绩和作为。”

作为土生土长的尧治河人,曾两次在福利院跟班学习的章治兰说,福利院的文化浸润和精神洗礼让她终身受用:“村里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尧治河村的奋斗精神不能忘,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创二代’‘ 创三代’更要不忘根本、守住初心。”

一个支部要总结一条好经验,一名支部书记要讲好一堂党课,一名党员要讲好一个故事。如今,党建工作“三个一”活动已成为尧治河村建好基层堡垒的有力抓手。

“2021年,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究机关党建3次,讲党课3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反诈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协助村属企业开展党建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惠民惠企的具体举措。”尧治河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吕泳和说。

为优化党员管理,整合组织资源,尧治河村党委按照地域、行业属性,将原有的17个党支部优化重组为8个支部,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

在刚刚召开的尧治河全村党建工作会上,三名参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党员被授予“党建培训特殊贡献奖”,并获得5万至6万元的资金奖励。这是尧治河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党建工作内容和党建工作载体的一个缩影。

2021年,尧治河村与省、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全年为省市直机关讲党课327次,受训党员达9000多人,尧治河精神在新时代一次次绽放着新的光芒。

党员示范引领 激发队伍活力

今年3月,一场“倒春寒”带来的冻雨灾害席卷尧治河。天晴过后,漫山都是被拦腰折断的树木,但公路上不见一根断枝。“现在看着干干净净,当时满地都是倒下的树木和电缆,我们全村上下用了3天时间才清理干净。”尧神旅游公司导游王丽说。

一场灾害让尧治河村党员群众闻令而动。村党委委员、村副主任姜兴武拖着刚刚手术仍隐隐作痛的左腿,组织村民和义务工程队奔赴各交通主干道;村机关党员干部全员出动,砍树枝、扛木头、拾垃圾……70多岁的老同志来了,妇女群众来了,到处都是一片奋战场景。

“要苦先苦党员。”这是创业之初,孙开林立下的铮铮誓言。如今,走在尧治河勤廉广场,“我是党员,向我学习;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标语格外醒目,许列奎、杨占杰、陈隆万……一批批忠诚履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党员模范事迹沿着广场依次排列,每一个故事都是尧治河这片热土上的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足迹。

“我们的标语要让老百姓能接受、能看懂、有启发,这些老党员都是群众身边的老熟人,他们的故事最有说服力。”在尧治河,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孙开林说,只有党员带头做好了,才能当好群众的表率。

“路边上是我们正在修建的小菜园,分给附近的居民种植,大家都要按照标准把菜园打理得整整齐齐。”说起村民的生产热情,王丽这个外来媳妇充满自豪:“村党委带着大家一起干,我们有啥理由不维护好尧治河的环境?我们都要给村里挣脸面。”

今年70岁的陈隆万是尧治河三福公司总经理,这个老实巴交、不善言谈的老党员,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带着一群“特殊的员工”走出了一条幸福路。

1996年,尧治河村为解决村内残疾人、智力障碍人群生活问题成立三福公司,并任命陈隆万为总经理。

带着一群“哑糊”做事,困难重重。“他们就像小孩子,你不动,他们也不动。”为了教会员工,陈隆万每做一步都要手把手示范,事事亲力亲为,要干一起干,要歇一起歇。

“年纪大了,有时候也干不动,但是只要能干一天,我就不能放下他们。”20多年来,陈隆万带领三福公司员工累计建设维修村内道路100余公里,改造荒地、低产田500余亩,植树造林超过3000亩,建设挡土墙和拦淤坝100余座,用信念和热忱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尧治河村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

推动深度融合 汇集发展动力

2021年,尧治河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利税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万元,全村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5亿元,农户全都住上了别墅。

“尧治河已走完30年发展的‘上半场’,如何为尧治河‘下半场’打好基础?我们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全村村民在旅游发展和村庄建设中增收致富。”在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会上,孙开林为尧治河的经济发展定下基调。

走在新时期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尧治河党建如何破题?作为全省全国的党建典范,尧治河不靠虚功,靠实干,把抓党建与谋发展共同推进,把党组织建在景区、车间、项目上,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每个党支部都有载体、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力。

尧治河酒业公司党支部“田龙新创新工作室”“拥军车间”“读书会”,水电公司党支部开展 “看比评”活动……一项项亮点建设,让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把党建做实做强。

在尧治河楚翁泉酒业有限公司,今年第一批次的酿酒师、曲师技能提升培训已经圆满结束。“我们酒业公司党支部重点抓好人才培养,第一批组织了90名员工参训,这将为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明军说。

“尧治河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到现在,靠的是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推动这种精神走出去,总结推广尧治河村乡村转型发展的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经验。”3月28日,襄阳市委书记马旭明到尧治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为该村如何更好地以党建引领发展指明了方向。

“既要想好,又要讲好,更要做好。”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孙开林认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就是要用党建解决实际问题,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使党建工作有抓手、有内容、有温度。

迈进“十四五”,尧治河村以党建为根,始终咬住发展集体经济不放松,实现共同富裕不停步,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阔步前行、砥砺奋进,在全面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的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都正阳 杨邹 赵硕 张玮 章毅 全媒体记者丁心栓)

责任编辑:张源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