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昔日贡茶 今日共富茶——龚万祥和他坚守20年的“九畹丝绵茶”
湖北日报 2022-04-21 11:51:05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聂爽 袁华云

4月13日,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雨后和煦的阳光洒向茶农们忙碌的身影和老茶树上的点点新绿。人群中,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万祥轻轻捻断几片嫩芽:“这是鲜叶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的表现。”

峡口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就了丝绵茶“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品质,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嫩叶断面银丝万缕,明清时期曾作为皇家贡茶。但由于原始的生产方式、落后的交通条件,贡茶并未成为老百姓致富茶。

背篓背着茶叶,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到集镇卖鲜叶……劳动的艰辛、效率的低下,让从小生长在大山里的龚万祥开始求变。

2003年,他向银行贷款20万元成立公司、办起茶场,注册“九畹丝绵茶”商标,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建设制度,开始探索“茶厂+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

龚万祥要求全部实行生态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全部生态标准化,确保茶叶无污染、零添加。在鲜叶收购现场,茶农都用统一的布袋装着鲜叶,茶农向兰祚说,“这是公司发给我们的,从不用塑料袋或化肥口袋。”

“茶叶最终是要入口的东西,良心做茶,才能让消费者满意”,这是龚万祥常说的一句话。

20年坚守,小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生产车间,老百姓换零用钱的“背篓茶”变成了助农增收的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等20多项牌匾让九畹丝绵茶再次声名远播。

目前,峡口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700亩,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基本形成。2021年9月,九畹溪镇作为丝绵茶主产区助力秭归县荣获“中国丝绵茶之乡”荣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九畹丝绵茶”名声打响后,龚万祥把扶持村民脱贫致富作为公司的重要责任。他采取“配股到户、按股分红”的形式让村民入股农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其进行精细化培管,统一收购鲜叶,降低农户风险。今年1月召开的2021年度分红大会上,298户社员参与分红,其中脱贫户185户,分红总金额近14万元。

无论市场行情好坏,鲜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20%。这是龚万祥的另一种坚守,“公司和合作社都首先确保茶农的利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公司配套投入1000多万元,对九畹溪镇5个村的3000多亩茶田进行了改造。

经过龚万祥20年如一日的守望与打拼,“九畹丝绵茶”2021年干茶产量达400吨,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茶产业已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全镇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村民近6000人。

责任编辑:三农频道编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