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汉川籍辛亥志士向岩百年“家书”在日本引关注
湖北日报 2022-04-19 11:40:56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王芙蓉、刘晓平)近日,青年学者、武汉籍旅日博士王鼎在日本东方书店出版的《明治至昭和时期中国留日学生诸相》发表以《向岩家书》为主要资料的《寺尾亨创办的东斌学堂与留日学生》论文,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寺尾亨博士,日本九州福冈县人,1903年结识孙中山。针对清政府不准自费留日学生学习军事而创办东斌学堂。该校为中国培养了许多革命家,如焦达峰、夏之时、熊克武等;辛亥革命中,东斌学生殉难甚多。

王鼎回国省亲期间造访了家住武汉的向岩之孙、武大退休教授向虎雏,因为百年前中国人赴日留学史是日本学界永恒的研究课题,王鼎对向虎雏保存完整的历时117年风雨岁月的祖父向岩家书大为惊叹,这正是他的研究方向,极具学术价值。在征得向虎雏同意后,王鼎对家书全部进行了翻拍。

向岩1872年出生于汉川,1905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次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时在四川的他率众响应,发布讨清檄文,随后返鄂担任鄂军第八师参谋长,并于古稀之年请缨赴抗战前线,史沫特莱为他拍专访照片。

民初乱象中,他曾以“神州大布衣”之名发表《自请为公仆之通告书》,自荐担任民国大部总统,反对袁世凯,以非常之举警醒世人。冯天瑜先生在序中称:“向岩先生终其一生,为民主宪政建设及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堪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奇丈夫。”

向虎雏介绍:“《向岩家书》是历经四代人接力传递,祖父向岩是曾祖父变卖了家中赖以生计的良田资助他出国留学的,其中大多数家书都是祖父写给曾祖父的,至今由我保存下来祖父1905年赴日本东斌学堂四年留学期间写回50余封书信,记录着祖父由清末私塾先生嬗变成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先驱、抗日英雄迈岀的第一步。我亦76岁,如何传承祖辈革命精神愈呈急迫,包括这两本珍贵的百年家书。”

解读《向岩家书》,其中深藏极其丰富、珍贵的百年信息:

1905年10月21日,向岩只身从上海乘轮渡海,28日晨抵横滨,受到田二河匡厚生的迎接。11月10日入东斌学堂兵科学习,向岩誓言:“以海枯石烂,万劫不变之坚心,学铁马金戈,陷身不顾之学术。他日得志,定将为我国干一二件有光史册,有益社会之事也!”

12月10日禀告家人,8日夜,陈天华为反对日本政府突然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恐众人团体不坚”,孤身投海而死(此信捐辛亥革命博物馆)。

1906年6月1日,在靖国神社见甲午之役所掠李鸿章书“海军公所”匾额时,“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复仇之念勃然而起”(此信捐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1906年革命党发动萍浏醴起义,攻围长沙,乃嘱乡亲们“切勿惊恐,以为将有兵燹之厄也”;马口梁钟汉等9人因响应而捕,这就是著名的“丙午之狱”。还有《题鲁君长庚像二首(1906年)》、《友人冯镇东与陈尧钦等赴南洋(1907年)》,(注:鲁、冯、陈三老均系汉川籍日本留学生)。

湖北汉川因汉江横贯全境而得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曾率先打响“辛亥革命第二枪”;抗战时期是鄂豫边区的战略支撑点、战斗桥头堡、给养生命线;现为全国百强县。《向岩家书》的披露和研究,必将为汉川红色文化再添浓墨、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

责任编辑:陈峥嵘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