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鹤峰五里乡:融合“红绿”产业 下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一盘棋”
湖北日报 2022-04-14 11:28:49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朱强瑞  刘玉菡

走进五里乡五里村红色文化一条街,仿佛走入一段红色历史。沿街随处可见的红色墙绘、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与苏区老街相映成趣,处处凸显出一个红色美丽村庄的崭新面貌。

五里村地处五里乡中心,五里坪革命旧址所在地,2020年成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近年来,五里乡始终紧扣“山水古韵·红色五里”主题,充分利用五里坪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三个一”模式,高位推进五里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着力把五里村建成红色党建示范村,为乡村振兴蹚出路子、作出示范。

整合三大资源,同唱一台戏

“五里村有着独特的红色资源,要做好五里村的特色文章,就要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强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全力将五里村打造成党建工作示范村、红色教育品牌村、村级治理模范村,切实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五里乡党委组织委员何自勇认为。

近年来,五里乡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和迫切的工作,通过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领导班子成员包保的工作制度,成立乡党委书记挂帅的五里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用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奖补300万元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整合污水处理等各类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同时积极与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整合传统村落、环境治理等各类项目资源10个,以高标准打造五里坪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红色经济效益;通过整合力量、资金、项目三大资源,形成多方联动的强大合力,群策群力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融合“红绿”产业,下好一盘棋

五里乡以红色文化为引擎,绿色生态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文化传承的发展思路,将红色元素注入旅游产业,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美丽村庄。2020年以来,五里村以保护革命旧址为重点,在集镇范围和公路沿线布设上融入“红色精神”和革命历史相关的红色元素,营造出浓厚的红色小镇氛围。

今年3月,五里乡不断延伸和拓展现有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红廉文化教育学习基地,牢牢抓住红色旅游主体人群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通过实物见证、实景感受、实地体验,形成情感共鸣和认识深化。

“五里乡正在积极吸纳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目前已有一家本地茶企业入驻文化一条街商铺。下一步,五里乡将规划建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大力推广红色茶文化、美食文化等,进一步拓宽红色革命纪念品等红色产业链,将‘红绿’深度融合以带动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五里乡党委书记覃飞介绍。

聚焦村容村貌,绘就一幅画

“以前街上常年都看不到几个人,自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来,环境好了、集镇靓了、老街的名声也响了,现在来红军街参观打卡的人越来越多,街上也逐渐从冷清变得热闹起来了!”五里村党支部书记曾艳说。

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下有美丽新貌。去年以来,五里乡为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提升集镇品质为抓手,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配套完善路、网、水、电及污水管网,鼓励集镇周边村在道路两旁植树绿化,村民房前屋后栽花种果,以党员家庭为试点,着力打造“红色美丽庭院”示范样板。

如今的五里村,水更清了,草更绿了,花更香了,路更顺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逐步打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四季美景,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美丽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施融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