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宣恩县万寨乡:握指成拳,聚资联建抱团发展
湖北日报 2022-04-12 11:40:47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谭珏 余游

春日的向家村,馥郁芬芳乘着果香、搭着木香落在窗台,窗台外是美好静谧的春天气息。

“一加一能不能大于二,共富经能不能念起来,新引擎能不能成功点响,以后我们四个村要把发展拧成一股绳。”窗台里的会议室,宣恩县万寨乡向家村村党支部书记覃浩谋划着发展方向。

宣恩县万寨乡向家片区的四个村:向家村村、长堰沟村、芷药坪村和石心河村,土壤相邻,划山而治,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差无几,近些年发展却十分迥异。从2017年到2021年,向家村村集体经济从2.4万到16.7万大幅逆转,产业从单一茶产业到一特多产,生态田园、特色农家发展向好,长堰沟村、芷药坪村、石心河村相对薄弱。

如何做好“党建+产业+乡村”的文章?如何改善村集体经济发展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如何破解发展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竞争不强的问题?

今年来,面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单一扶持项目收效甚微,村级产业“小而散”、传统产业“长不大”、新兴产业“落不下”等问题,宣恩县万寨乡经过多方考虑,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整合要素、合作共赢”的“抱团发展”模式,并在向家片区的四个村试点先行。

由宣恩县万寨乡党委统一搭建集体经济发展平台,统一协调服务,四村联盟联建,促进资金整合、项目集中、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发展关键要素集聚生效,以合股经营、分红获利、代产分销、提成获利等形式凝聚四村合力,激发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论发展现状,我们稍微薄弱,向家村村发展是好,但也受地缘限制,乘此联建的东风,我们消除了区域隔阂,变成大整体,拧成一股绳,共同向富是我们村干部和村民都乐意看到的。”长堰沟村党支部书记余江说。

四个村还联合成立了鑫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向家村村党支部书记覃浩任法人代表。联合公司集各村优势产业于一体,把草莓、羊肚菌、烟草、茶叶、中草药、油菜等优质农产统筹规划种植,把“乡土人才”、“田野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种植经验,一个村的“能人”管四个村的事,生产要素合理融入联合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中,形成叠加效应,一加一不仅大于二,还将大于N。

“在敲定成立联合公司之后,我们将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扩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像草莓、羊肚菌,去年已经实现了平均亩收入2.4万元,现在四个村抱团发展,我们的集体经济将实现质的突破。”覃浩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欧阳鑫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