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丹江口一医院成功开展首例LISA治疗术
湖北日报 2022-03-25 20:56:44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周珊珊、陈芳芳)近日,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手术室里传来微弱的婴儿啼哭声,一位不足37周的早产宝宝提早与妈妈见面了,本来应是一件开心的事,但谁料,宝宝出生不久,便出生了血氧下降,口吐泡沫,呼吸衰竭等异常现象。病情危重,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经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传统的呼吸窘迫治疗方法是气管插管后经气管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肺内,同时用药时需给予复苏囊正压通气,用药过程中容易发生药物返流,心率下降,肺泡过度膨胀导致气胸,肺损伤导致氧气依赖。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最大限度保护早产儿的肺呢?LISA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

据了解,LISA技术即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是指在保证患病早产儿持续无创通气的基础上,以细软LISA管替代气管插管,在喉镜下将导管前端插入气管内再给予药物,它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相比经气管插管给药技术,LISA技术能降低对患儿的创伤,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时间紧迫,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林涛查看宝宝情况后,决定立即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LISA技术,通过喉镜把细LISA管插入声门下,用细软的Lisa管把肺表面活性物质缓缓注入肺内,同时继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2分钟后药物注射完毕。这期间宝宝没有发生药物返流,烦躁不安,心率下降等不良反应。用药后宝宝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及时改善了患儿的危重症状。

目前,在该院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与精心照顾下,患儿已顺利撤离呼吸机,与既往的给药技术相比,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患儿医疗费用。

此次该市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LISA技术的成功开展,在该市范围内属首例!此项技术的开展,有效降低了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气道创伤,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远期并发症的产生,为成功救治我市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儿、超早产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责任编辑:周玉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