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萧丝 罗雪珊 通讯员 刘琼艳
11月7日,第四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如约而至,来自武汉的民办高校武汉工商学院非常吸人眼球,赞助300万元,成为本次活动冠名商之一。
武汉工商学院创始人巴能军是地地道道的潜江人,现在是武汉弘博集团董事长、潜江市楚商联合会会长,多年来致力于潜江的文化事业发展。先后赞助了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2018湖北省自行车锦标赛暨湖北省自行车联赛总决赛(潜江站)、第四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等文化活动;2014年以来,每年为潜江贫困学子捐资助学;今年,他还出资成立了曹禺(潜江)基金会,为潜江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1964年,巴能军出生于潜江市王场镇黄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下田务农,凭着惊人的韧性,考上了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研究生毕业后,巴能军在海南开始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积累了一定资金。2002年,他又回到武汉,创立了武汉弘博集团。之后的10年里,他在民办高等教育、高校后勤设施、教材出版发行等领域四处出击,迅速建立起了一个总资产高达8亿多元、总部管理员工达700人的庞大产业。
“我是土生土长的潜江人,我的根在潜江。”巴能军始终关注着潜江的发展,竭尽所能为家乡的建设出资出力,来回报潜江的养育之恩。“这次能为曹禺文化周活动出点力,我感到非常高兴。”巴能军说。
除了赞助潜江的一些文化活动外,巴能军创办的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在潜江先期建设了市污水处理厂、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近10万吨。目前,他正计划投资数亿资金,运用全球最领先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在潜江筹建一个有机肥生产基地。
作为农民的儿子,潜江的“三农”也牵动着巴能军的心。2018年,集团旗下的武汉工商学院成立了首个乡村振兴学院,学校多次组织人员前往潜江调研考察,探索合作的契合点,并计划与潜江相关企业一起合作开办电商学院、电商基地。疫情期间,巴能军带动潜江籍企业家先后筹集2000万物资和资金,支援家乡防疫工作。
第四届曹禺文化周隆重开幕,巴能军再次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感受文化周浓郁的戏剧文化氛围,为家乡打造“戏剧之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曹禺大剧院,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14位梅花奖获得者、200多位戏曲演员的精彩表演,真是大开眼界。”巴能军感慨,家门口能欣赏到上如此“高大上”的演出,潜江的文化品味、文化格局超出想象。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