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桂伟华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女大禹”抗洪巾帼不让须眉。
这个“女大禹”,说的就是黄梅县停前镇党委书记於小平。
於小平去年刚生育一女,作为一个母亲,她恨不得把小公主捧在手心。
但是作为一方“父母官”,她心系更多的是全镇的老百姓。
汛情发生后,於小平吃住在镇里,哪里有险情,她就出现在哪里。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深夜回到办公室常是一身湿透。
对有险情的地方,实地察访转移安置工作外,离开后还一一打电话叮嘱驻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要求切实做到十个“应转尽转”。
截至7月16日,全镇共转移57户81人。
汛情发生后,於小平秉持“给水出路就是给人活路”的治水理念,做到防引并举,一方面防范水毁灾害,另一方面科学引流。
她指导各村迅速疏通沟渠水道,做到科学精准调度,适时泄洪引流。
“我们只有把防汛工作做实,才能不给县委县政府添麻烦。全镇上下要保持高度警戒,进入战时状态,严明工作责任,做到水毁道路迅速恢复、沟渠清障迅速到位、生产自救积极有效、水库管理科学有序。”她带头作表率。
在她的督导下,辖区内的黄梅县三大水库之一的古角水库和四座小二型水库除草巡堤工作常态化进行,水位运行情况24小时监测,至今辖区内水库未出现险情。
全镇19330亩受灾农田正迅速开展灾后重建,镇里还组建起一支256人的抗洪突击队,枕戈待命,随时准备驰援黄梅县抗洪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