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德芭与彩虹”重生:功夫已在书店之外
湖北日报 2020-06-21 20:39:03

pub_CB20200621201411060079.jpg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暌违两年,6月21日,武汉第一家独立书店——德芭与彩虹书店在西北湖绿化广场重新开业。这是一家定位自然博物主题的书店,也是书店第一次开进公园。当晚,取代开业典礼的,是一场博物学读书分享会。

2009年创立至今,德芭与彩虹书店陆续开关十多家店。2018年10月31日,生存八年的武汉天地店闭门,这是德芭与彩虹支撑最久、也是最后一家店。此后两年里,德芭何时重生,成为武汉读者关心的话题。

pub_CB20200621201415154098.jpg

首次开进公园,专注自然博物

西北湖边,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芳草遍地。重生后的德芭与彩虹,与绿草鲜花为伴,玻璃房子又与湖光相映成趣。

书店约160平方米,上架千余种自然博物书籍,未来拟增至3000种。透明敞开式设计,让读者举目即观绿意,移步皆是美景。

21日午后,附近居民卫莉带着8岁的儿子来逛书店。看书、上直播课、做作业,一下午不知不觉过去。“这里空间开阔,安静氛围也让孩子更容易专注,累了看看花草,比在家里效率高多了。”卫莉赞不绝口。

不仅能看书写字,书店还有公共活动空间。除了每周一次自然读书会,德芭还将举行西湖雅集沙龙,围绕绘画、建筑、非遗、手工等,供读者体验交流;户外草地上,夏夜音乐会即将开启。

书店生存之道,功夫在书店外

前不久,运营9年的汉街文华书店暂停营业,让读者感慨不已。“武汉天地店如果硬撑到今天,也会死在疫情之下。”书店创始人曾刚说,两年前的“德芭之死”,是为了今天活得更好。

西北湖附近,高档购物中心、酒店林立,租金并不便宜。而此前德芭运营的最好状态,也只是盈亏持平或微亏损。德芭何以生存?

曾刚形容,书店好比冰山上一角,冰山下的部分才能决定书店活多久。从书店出发,德芭已拓展空间设计、活动运营、出版策划、文创开发等业务,成功转型文化公司。

以出版为例,德芭团队已策划十几个品类的图书出版,如《一步自然 身边课堂》《一本会开花的书》《一本会结果的书》等。由曾刚插图、弟弟曾瑜写作的《100位科学家的中国梦》,目前售出3万多套,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德芭设计的文创则已超过200个品种。创意日历《花间历2020》,52个星期介绍52种花,累计卖出2000多册,最受读者欢迎。

向教育板块延伸,德芭与武汉市观鸟协会合作,7月在店内开设观鸟课程。从身边鸟类学起,观鸟大咖会教中小学生认识不同鸟类,拓展孩子认知自然的兴趣和视野。

“图书零售无法养活书店,要不断尝试不同业态,功夫下在书店之外。”曾刚说。

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座城

摸爬滚打11年,曾刚认为,因租金压力逐年增加,书店很难存活于商业地产里。也许,探索公共空间的文化载体,成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才是书店未来方向。因此,去年收到江汉区园林部门的邀请,曾刚下定决心,从西北湖重新出发。

德芭的心愿是,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座城。曾刚说,自然科普书籍不能脱离本土动植物。《园中探秘》是德芭立足解放公园做的导览书籍,《一步自然 身边课堂》是有关自然教育“武汉模式”的探究,《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2018(2019)》则关注本地常见鸟类。在聚拢本土自然科普达人基础上,德芭计划筹办武汉市科普作家协会。

德芭的诞生,缘于曾刚夫妇“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的执着;而今,德芭的故事,已与武汉、武汉人难舍难分。“一间小小的书店,也许能改变世界”的理想,正一步步实现……

责任编辑:周三春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