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胡胜芳 通讯员刘志
原生古朴的房子,别有意境的家俱陈设,清幽的乡村环境,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文艺味……6月1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东西湖区慈惠街八向大队打网台村的武汉(中国)文艺家农场,民居院内枇杷满枝,农场创建人江中潮顺手摘下几颗:“尝尝,非常甜!”
“我们在探索新的文艺发展模式,将艺术融入乡村建设中去。”江中潮是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画院副院长。去年初,在乡村振兴热潮感召下,他和一群同行提出创立文艺家农场的想法,得到东西湖区的大力支持,慈惠街流转了5栋民居楼作为艺术家们工作、生活的场所,并提供4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
进驻慈惠街后,艺术家们对传统民居改造,选取朱红和深灰作为主色调,将原本或黄或灰的墙面粉刷一新,并将大量画作布置其中,做成小型展厅。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通过田园劳作,感受世间万物从无到有的过程。”随江中潮来到地里,映入眼帘的一缸缸睡莲含苞欲放,红红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黄瓜和青椒,生机勃勃。“体验劳作所付出的艰辛,正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有了这些感受,创作的作品才更有厚度深度。”
谈及创办文艺家农场的初衷,江中潮兴致盎然:凝聚艺术家的智慧,将文化元素与农业结合,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探索乡村旅游和文化发展新路径,用文化引导乡村振兴。农场已设立乡村美术馆、民俗非遗陈列馆、乡村文化大讲堂、农业科普生态基地、名人工作室等一系列公益平台,集观赏、采摘、研学体验、艺术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人们体验农家乐时就可以接触到“接地气的文艺”。
“我们种植了玉米、高粱、红薯、洪山菜薹、香瓜、丝瓜、草莓等农作物,供游客全免费采摘及体验,以带动更多人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捧起一抱刚刚割下的青草,来到饲养着羊驼、矮马、毛驴、牛等动物的大棚里。“那边还养了孔雀、黑天鹅、鸳鸯。这些动物供学生们观赏触摸,写生画画。”
“被群众接受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农场恬静的氛围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空间,艺术家们则将艺术融入乡村建设,更将浓浓的文艺气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美术展示基地、研学基地、观赏荷花基地、生态农业基地、文研创作基地等开放大半年来,反响强烈。除了公益性的体验、采摘、休闲,还有党支部来这里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许多中小学团体前来开展农业体验教学和学习绘画基础。
“去年农场开办的免费绘画陶艺培训班,几个小时报名人数就爆满。”文艺家农场常务副场长刘铁介绍,去年7月举办的荷花主题艺术节,包括名家大型荷花主题创作、文艺晚会等,吸引了超过1000 人到场参观。
刘铁介绍,这个中国首家文艺家农场还将成立汉瓷研发中心、艺术家乡村创作室、文艺青年乡村俱乐部等,并将慈惠地域特色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于农业更多文化内涵,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