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温龙)2月24日,从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获悉,全市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文化和旅游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前列,加快建设汉江流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按照《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超过8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提质,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取得突破,到2024年,新增4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4家、4星级以上高等级旅游饭店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全域协同,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芯两极三轴、三集群、四片区”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九大门类实现全覆盖,有效补齐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门类短板。
未来三年,全市将实施“七大重点工程”:一是实施襄阳文化赋能工程,着力在挖掘襄阳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上下功夫,用文化为襄阳城市发展赋能,提升襄阳文化影响力;二是实施文旅项目强基工程,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引进建设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和新兴文旅业态,夯实产业基础,打造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文旅产业延链工程,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与农业、工业、体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旅产业业态;四是实施文旅消费激活工程,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推动试点向示范迈进;五是实施襄阳城市形象营销工程,把文旅营销作为关键之举,重塑襄阳文旅形象品牌;六是实施文旅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善城乡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全市文旅经济循环;七是实施文旅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工程,从组织领导、政策体系、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化文旅产业发展环境,助力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