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发挥战略引领、刚性约束等基础作用。近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市历史上5次总体规划,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武汉市城市规划发展和变迁。
1、1954年规划
1953年,在国务院城建总局顾问前苏联专家巴拉金指导下,以国家“一五”计划为指导,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规划草图》。在此基础上,为落实国家“156项工程”中落户武汉的重大工业项目,1954年底,武汉市建设委员会对规划草图进行修订,编制完成《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2、1959年规划
规划提出武汉城市性质是“将要建成为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的基地,又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基地和交通枢纽,对于湖北省和华中协作区工农业的发展,担负着技术支援和经济协作的重大任务”。
3、1982年规划
规划确定武汉城市性质为:湖北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是中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是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轻、化、纺、电子工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城市。规划提出调整三镇布局,加强江南地区运输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点建设,使长江两岸地区相对独立,各项设施分别自行配套;加速发展小城镇,逐步发展工业卫星城镇,进一步明确了近郊12个工业区的性质和建设原则。
4、1988年规划
规划确定武汉城市性质为:湖北省省会;富有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通信中心和对外通商港口;我国重要的传统工业生产基地,并将逐步发展为我国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中将形成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商业、贸易、金融、科技、文教、信息中心。
5、1996年规划
规划确定武汉城市性质为: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发展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到2020年主城常住人口为50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427平方公里。规划构建了全市“主城+卫星城”的城镇体系;主城区采取“圈层+轴向”的空间结构,形成“环形+放射”的道路网系统和“多中心组团式”用地布局模式,形成武昌、汉口2个核心区、10个中心区片和10个综合组团,突出体现“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城市空间特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