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利川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掠影
湖北日报 2022-01-10 22:43:56


四个“一”开启致富“金钥匙”

——利川市打造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典范略记

利川市团堡镇四方洞项目区。

高标准农田与青山和谐一体。

生态防护工程。

利川市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也是湖北省47个“产粮大县”之一。种田产粮一直是利川农村、农民的大事。

“十二五”以来,利川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34万亩,改变了传统“刀耕火种”的习惯和“靠天吃饭”的观点,乡村环境越来越美,农田产出不断提高,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91元,不断接近“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

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过程中,利川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积极展开深入调研并创新体制机制,针对本地实际,形成了极具山区特色的利川模式,出色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一批批环保生态农业产业相继落户农村,日渐壮大的市场主体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利川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山区模式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县市综合考评前五的好成绩,并两次获得省政府专项奖励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成为利川农村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成为全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

建立一个机制,形成建设合力

高位推进。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及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电力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周调度、月会商、季督办”的工作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市对乡镇、市直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考评机制。

加强协同。按照整合资源、规模开发、科学选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归口申报、标准建设、部门实施、整体推进、验收考评、有序推进的思路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要求,探索研究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担保、贴息等方式,优化项目实施,资金统筹运行,提高建设效率。

引导主体。激励和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度,全市市场主体已累计投入社会资本4000余万元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强监管。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监管,设立专门账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不扩大使用范围,不提高开支标准,不改变资金用途,有效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合力推进。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规定,实行分块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

坚持一批结合,做好规划先行

坚持规划与“两区”划定相结合。做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规定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覆盖,已在“两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优化了粮食生产布局,确保了粮食生产面积,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

坚持规划与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相结合。在全市46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优先选择符合条件的村先行规划10万亩,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美化乡村田园,为产业同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规划与重点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南坪乡南坪村、谋道镇长坪村、凉雾乡诸天村、汪营镇齐跃桥村4个州、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提前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9万亩,确保村级产业基地标准化发展。

坚持规划与规模化发展相结合。立足粮食、蔬菜资源优势,优先选择“一村一品”连片基地规划高标准农田24万亩,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发展,夯实产业兴旺基础。

坚持规划与群众意愿相结合。规划设计充分征求老百姓意愿,推行“参与式”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动邀请村里的“明白人”参与并提出意见、建议,事后监督。

夯实一套流程,实现长久效应

在建设中保障质量。严格依据现行技术规范和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开展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确保设计符合实际、建设服从规划,施工保障质量。

在管护上落实责任。各项目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指定专职管护人员,按“谁所有、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和“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多途径筹集养护资金,确保设施完好并正常运转;利用“村村响”广播、电视、墙报等,对项目管护广泛宣传,提高项目区农民管护自觉性。

在实施中确保安全。坚持项目法人制,明确农业农村部门或乡镇政府为业主,全程参与,全程监管;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坚持落实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到位。

全市已建成团堡镇四方洞村、谋道镇磁洞沟村、汪营镇双岭村、南坪乡双水村、南坪乡五谷村示范样板5个。在示范区采取粮食和蔬菜轮作,改善了耕地环境,提升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业综合产出。

探索一种模式,提升发展能力

创新探索“建设一片高标准农田,引入一个市场主体,流转一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夯实一片‘藏粮于地’基础,融合一批‘藏粮于技’科技,改善一片周边环境,推进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的8个“一”模式。如团堡镇引入旭昌农业公司以500元/亩流转土地800亩,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5000人次,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精准扶贫、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助力优势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发展主粮化作物和蔬菜作物,建成粮油基地15万亩、田渔生态基地2万亩、富硒马铃薯核心基地10万亩、生态型高山蔬菜25万亩,农作物的亩产量平均增加20%左右。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整理、后配套的原则,将碎片化零散耕地规模连片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村民、集体、承包户三方共赢。

吸引工商资本下乡。积极推动工商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产业发展。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有6个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乡村建设,被纳入湖北省2020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推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农田,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

推动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引导3家合作社开展农机化社会服务、引导40家涉农经营主体链接1万余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农田产能。

责任编辑:三农频道编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