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云梦泽遗珠,鱼鸟天堂老观湖
湖北日报 2021-12-21 10:44:40

冬日夕阳下的老观湖,飞鸟翔集轻舟点点

老观湖湿地一角

湖边渠沟中捞采野菱的小船

各种珍禽的天堂

已是严冬时节,在孝感应城市陈河镇老观湖畔,但见芦苇灰黄,水面静谧。一群群鸟儿,伴着空中俯瞰的无人机上下飞掠。

湖边的一条沟渠,清波荡漾,有村民划着小木舟,在渠中愉快地捞着野生菱角。夕阳西下,一幅幅清雅安恬的乡村美景,在记者的镜头中定格。

湖畔采菱 绝美渔舟唱晚图

应城市陈河镇彭黄村,是老观湖畔的一个小村子。村里的李爹爹,与湖里的鱼打了一辈子交道。虽然已是八十高龄,但身体很好,还能下湖划船。

本月中旬的一天,李爹爹划着小木船,和老伴来到老观湖畔的一条沟渠里,捞起水中野生的菱角。

“这里头是养鱼的,跟大湖没有连通。”李爹爹说,沟渠里长了很多野生菱角,也没有人要,每到这个时候,他和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来捞一些,活动了身子骨还能换钱补贴家用。

这个季节,菱角的叶茎几乎没有了,要靠专用工具在水下甚至泥巴里捞。野菱角捞出洗净,扔在小木船中,之后装袋运回家。菱角不大,但胜在是水中野生,味道甜美无比。

“两块钱一斤,有很多人尝出味道后又专程开车返回到村里来买。”李爹爹说。现在,也只有在捞菱角时,李爹爹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这也是家里小木船唯一的用途了,“这里在建国家湿地公园,鱼早都不让捕了”。

虽然不让捕鱼了,但种点地,有儿孙们都在外面工作挣钱,生活比以前过得更好了。打了一辈子鱼的爹爹说,“打鱼很辛苦也危险。”

一堤之隔,便是老观湖了。宽阔的水面十分平静,一叶小木舟在湖中荡漾。无人机起飞,整个湖面收入到拍摄的镜头之中。

傍晚,夕阳余晖映照在湖面上,翻飞的鸟儿好奇于无人机这个罕见的不速之客,不时围住它欢叫。于是,镜头中的鸟、湖、舟便在这绝美的光影中和谐地统一起来,而湖边几棵叶子已经泛黄的树,映衬着舟上劳动的人们。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绝美的“渔舟唱晚”图景,令人沉醉。

“这季节还是稍晚了一点。”捞着菱角的村民们说,再早两个月,湖畔秋风一起,芦苇翻飞,更早些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花儿,真是大美胜景。

湿地公园 改造项目国家级

老观湖边生活的老人们,对湖的印象并非一直都是如此的美,旧日里除了围湖养鱼,最难忘的就是洪涝。这个湖是孝感地势最低的湖泊,当地有名的水袋子。

“涨水时白浪滔天,经常超水位,有时候还决堤。”应城市义和镇每年汛期,都会组织人员加固堤坝,日夜巡守。老观湖又名老鹳湖,地处汉江下游北岸,历史考证属古云梦泽一部分。湖面四分之三的面积位于应城境内,还有部分位于汉川,周边围湖养鱼,成为湖区民众增收、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这也导致老观湖内,一度迷魂阵密布,影响湖面生态,更成为雨季行洪的障碍。

2016年1月15日,应城市老观湖湿地通过了国家林业局评审,决定将这里作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19年5月23日,应城市组建“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启动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建设。但老观湖的退塘还湖工作,此前一直在进行,2018年起老观湖禁捕,仅湖北边的陈河镇彭黄村彭咀塆,当年就退塘还湖194亩。

老观湖周边村庄聚集,人口稠密,生活、农业种植、畜禽包括渔业养殖等污染严重。

为还一湖清水,当地开始清理迷魂阵、地笼,迁移人工养殖场所,建成完善了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垃圾箱等垃圾集中转运设施。

湖区湿地公园周边,高标准农田、河湖连通、水闸改造、除险保安、道路建设等各类专项工程相继实施。

资料显示,老观湖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371.75公顷,包括自然湖泊水面及周边区域。其中湿地面积1233.14公顷,包括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水产养殖场三种湿地类型,湿地率达到89.89%。

湿地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在防洪、灌溉、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等方面充分显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遗珠古泽 锦鳞珍禽的天堂

说起老观湖,最值得称道的便是湖里的芦苇。芦苇荡绵延不绝,深秋时分满湖飞絮,景像壮观,成为“夹岸复连沙,月明浑似雪”的最美写照。

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是鱼、蟹、禽繁衍生息的乐园,成就了老观湖动植物天堂的美誉。据考证,老观湖中生长芦苇、荻柴4000余亩,野生茭白、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众多,湿地内共有植物16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

老观湖内大片草本沼泽,裸露湖滩地等湿地类型,为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灰鹤等珍禽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湖区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水中鱼类57种,两栖爬行类23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湖面鸟类1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7种,优质生态造就了这片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老观湖位于我国境内候鸟主要迁徙线路上,南下北上的鸟儿,都会在此停留。成群的鸟类,让老观湖成了不少摄影家拍鸟的绝佳场所。

应城市摄影爱好者们介绍,春季时分,成群的归雁、野鸭,纷闹于浅草湖边湿地;夏日,白鹤、乌鸨、灰鹭、秧鸡,筑巢捕食,热闹非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我们都要下湖,拍鸟、拍湖。”

为了方便游人观鸟,老观湖湿地公园专门建设了观鸟站,目前相关建设工作正在开展。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陈勇、通讯员郑毅、胡应中)

责任编辑:陈峥嵘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