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今年前三季度,宜昌市夷陵区GDP增速23.9%,全市排名第二,在全省一类县市区中也位居前列。
奋进“双千亿”,加快建设主城产业承载地、都市拓展区。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热火朝天的现实画卷,临近岁尾,夷陵上下正发力冲刺,确保全年精彩。
一路奔走,奋进“全年精彩”
“力争到2026年经济总量及规模工业总产值双破千亿,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10月27日,夷陵区在第六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锚定双千亿,奋进新征程。项目是牛鼻子、硬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夷陵区全区GDP增速23.9%,全市排名第二,全省一类县市区中位居前列。今年1至10月,夷陵区新签约项目184个,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
临近岁尾,时不我待。11月26日,夷陵区举行2021年四季度乡镇重点项目观摩考评暨全区四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区委书记肖鹏飞带队现场观摩7个项目,视频观摩7个项目。
推动更多高质量产业在夷陵集聚,在换新赛道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湖北九泽硅材料产业园项目位于龙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进行生产线和设备安装,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华中、西南地区最大的精品硅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项目和园区同步建设、工作队同步办公、项目建设和筑堡工程同步推进,“三个同步”缩短建设周期9个月。肖鹏飞表示肯定:“项目进度代表着区委区政府的服务力度,要大干快上抓项目,把工作专班推到一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对于部分进度缓慢的项目,肖鹏飞毫不客气,现场发问:“为什么一些好项目推进迟了?有没有每天督办项目进度?对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没有?”
一路奔走,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在“观摩”中进一步锤炼“拼、抢、实”作风,在找差距中进一步破除高质量发展之“冰”,勇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围”。
肖鹏飞要求,党员干部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决胜四季度,大干30天,确保全年经济工作圆满收官,为奋进“双千亿”再立新功。
快速“生长”,打通“任督”二脉
峡江秋韵,车行夷陵,平湖大道城水相依,夷兴大道车水马龙。
主城融合,交通先行。
作为宜昌城区北联夷陵的重要通道,港窑路串联峡州大道、东方大道、小鸦路、宜黄一级公路等多条重要通道,是宜昌中心城区“四纵六横”城市快速路网之一。
11月23日,港窑路夷陵区段,道路宽阔整洁、树木修长挺拔,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已经收尾,项目负责人介绍:“二期工程将在年内动工。全线贯通后,从城区港窑路出发,十多分钟就可以到黄花。”
与此同时,发展大道夷陵万达至罗河路雨污分流工程现场马力全开。五六米深的基坑里,机械助力下,施工人员正加紧铺设直径两米的地下管网。发展大道道路最后一个节点工程正全力抢工。
2020年5月,备受关注的发展大道夷陵区段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作为连接宜昌城区的主动脉,发展大道的改造工程牵动着宜昌数十万市民的心。“道路已有四公里实现了双向八车道通车,预计元旦前即可全线通车。”夷陵区住建局副局长高林红介绍。
以构筑连接中心城区快速通道为重点,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沿江高铁、宜昌高铁北站等重大项目已经启动,宜黄一级路、伍龙一级路、港窑路夷陵区段、“三路一匝”(朝阳路、锦江大道、桔颂路、夜明珠匝道)相继建成通车。随着夷陵区“七纵一横”对接主城通道渐次打开,夷陵区正式进入高铁高速时代。
围绕夷陵区“十四五”发展“2345”总体发展战略,以交通运输引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主城融合,为夷陵区强势崛起提供有力交通支撑。城市道路快速“生长”,进出主城“任督”二脉全线贯通,互通互融正在实现。
路通四方,商贾云集。鸟瞰夷陵,与宜昌主城区街市相连、货港相通、繁华相映,已呈深度融合之势。宜昌主城“东进、北拓、中优”加速实施中,夷陵正擎起主城担当,成为新的增长极。
“一区三园”,串起千亿走廊
“五个项目正在进行入驻评审。”站在鸦鹊岭工业园中枢平台眺望,偌大的园区热闹非凡,来自科远环保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和园区负责人刚刚开完一场关于项目建筑评审的会议,就奔赴园区查看现场。
“入园的项目,我们有着严格的规划与把控。入驻园区环评等前置条件必须一一达标。”入驻工业园办公的夷陵区规划“店小二”介绍,要数量更要质量。作为全新的工业园区,除了环保、行业要符合园区规划外,入驻园区的企业厂房及配套用房外观也是统一规划设计,要让园区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诸多重大项目加持,鸦鹊岭“宜昌产业承接地”地位凸显。
承载宜昌产业东移,总投资24亿元的鸦鹊岭工业园,首开区开园3个月以来已有20余家企业落户。该园将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工业总产值做到500亿元以上。
龙泉镇李家台村,沿江高铁宜昌段路基建设热火朝天。
距此约5公里的万家畈村,高铁北站站址地质勘探作业已全部完成。
依托伍龙路,连接高铁东站和北站的“伍龙路都市经济带”迎来高光时刻,龙泉镇域经济快速崛起再添新引擎。
龙泉经济主引擎的“稻花香全产业链经济带”也迎来新阶段:投资15.5亿元的稻花香基酒项目已开工建设3个月,建成后可为稻花香年新增收入20亿元。
双引擎发力,围绕北站新城建设做文章,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龙泉园区向工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力。
东城试验区郭家湾村,小溪塔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现场,项目一期一标段4栋厂房开建不久就已完成基础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8.5亿元,将打通小溪塔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各片区,纾解园区东方大道、东城路交通压力,服务园区企业发展,带动片区加快发展。
东城园区主攻都市型工业,“专精特新”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纷纷入驻,一批增值快、有绝活的新兴主体加速裂变。
打造宜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承载地,为工业长个增肌。以夷陵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围绕小鸦路以东城试验区、龙泉、鸦鹊岭为主阵地的“一区三园”千亿经济走廊正开启新篇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正 申明 郑岚 通讯员袁平 张国荣)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