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阳春、通讯员蔡瑰、叶敏文)“我们才刚开始创业不久,经营管理不健全,账面数据‘不好看’,没想到也能获得银行贷款!在‘小微出口E贷’支持下,公司年出口额已从135万美元扩大至2000万美元,增长了近14倍!”7月20日,襄阳睿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伍贤波说。
该公司是湖北省自贸区襄阳片区里一家以出口香菇、木耳为主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初创企业,今年上半年,连续获得农业银行湖北襄阳分行投放的“小微出口E贷”8笔,累计金额1000万元。
作为初创企业,纳税等级低、无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不规范,往往都是融资的拦路虎。该企业为何能够顺利获得融资?这来自于科技赋能、数据增信。
围绕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去年5月,农行湖北省分行联合襄阳财智服务联盟平台创新应用数据增信模式,在自贸区襄阳片区试点推出了首个基于数据增信标准的“小微出口E贷”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集成化服务。企业在平台上办理物流、报关报检、保险、财务管理等一揽子事项,农行则以企业在平台上形成的真实业务和会计大数据信息为增信依据向企业授信,投放纯信用贷款,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困境,
“小微出口E贷”为襄阳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强化了金融保障。截至2021年6月末,农行已向自贸区襄阳片区48户出口型小微企业授信6200万元,放款3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