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通讯员殷莉红、费帆)5月17日早晨,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与武珞路交叉路口,车流如织,新开放的中南路人行天桥,赶着上班上学的市民正有序通行。
中南路人行天桥,于2015年建成,呈丁字型横跨中南路与武珞路,路口下方地铁2号线与地铁4号线交汇,附近有商圈和多所中小学校,写字楼林立,人流量大,主干道机动车、外卖电动车多,交通需求巨大。
“中南路人行天桥改造前呈‘T’字形,天桥坡道采用1:4的比例设置坡道(水平距离为1米时,垂直距离为4米),坡道利用率低,非机动车横穿马路现象较多,导致交叉道口机动车通行变慢,造成拥堵,还存在安全隐患。”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科工作人员陈帅说。
为更好方便行人、车辆交通出行,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决定将天桥进行改造升级。经过9个多月建设,中南路人行天桥于近日开放交通。
此次改造,增加了两部手扶电梯,目前共有六部电梯供行人通行,每日7:00至21:00开放,城管部门安排专人现场引导和保洁工作。另将原有梯道改成两个1:10的坡道和一个1:8的坡道,坡度改缓,更适合电动车、自行车和轮椅通行。
陈帅介绍,天桥采用智慧桥梁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视频监测、结构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电梯万一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视频监测及时发现,第一时间安排维修,确保行人通行安全。”
改造后,交管部门取消了地面人行过街通道,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天桥通行。“中南路天桥坡道长达213米,是全市唯一一座实现人车分流的天桥,也是长度最长、体量最大、坡道最缓的天桥。”陈帅说。
此次改造,也对天桥景观装饰及亮化进行改造提升,两侧围栏处,增加了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地标性元素。
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行人天桥的精细化养护,同时不断提升天桥周边环境水平、共享单车秩序,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