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位于鄂皖交界处,该村吊桥沟“万紫千红”杜鹃紫藤花海,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五一假期刚结束,长岭关村盘点旅游成果:该村着实“火”起来——“五一”当天,省内外游客达到1万人,突破了吊桥沟景区开业迎宾的历史记录;4月份接待游客5万人,整个杜鹃紫藤花期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今年到目前累计接待游客7万余人……吊桥沟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刷新记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8年打造鄂皖交界网红“打卡地”
“自2015年以来,我们长岭关村依托精准扶贫的大好政策,独辟蹊径,开发吊桥沟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穷则思变,变则日新。我村旅游产业如今小有成绩。”长岭关村党总支书记熊德平自豪地说。
金汝梅、野桃花、野樱花、野李花、油桐花、低山杜鹃,分布在吊桥沟2万余亩的山林,花期从2月底至5月。长岭关吊桥沟野生杜鹃花规模宏大,成片杜鹃花上万亩,密密匝匝,宛如一块巨大的红地毯,铺在长岭关的青山秀水之间。其间还有上千亩成片紫藤花,紫色的鲜花与杜鹃花交相辉映……
“吊桥沟的杜鹃花、紫藤花如涛似浪,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织就了一幅灿烂春日盛景。”熊德平每日都要爬一次吊桥沟的山巅,赏花拍图,发送微信朋友圈——“种类繁多,花期也不尽相同,每年从三月底开始陆续绽放,一直持续到五月下旬。”
加大补短板,让“万紫千红花海”红红火火
如今,以花为媒,长岭关村的旅游产业小有成绩。
长岭关村因势利导,将当地的老米酒、吊锅美食与发展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支撑,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依托民宿、美食、康养、休闲、红色传统教育等品牌,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旅游兴盛又促进各种品牌愈来愈亮。
旅游的发展,也使长岭关村各种土特产、旅游用品以及以“吊锅”为主打的餐饮业市场得到繁荣。
在今年春季,炒板票的方师傅从4月17日起,纯收约3万元;村民熊小元负责转运收入1万元,他家的餐饮1万元;村民熊绍辉车转运约8千元;村民熊建主无烟烧烤约1万元。村游客中心创收10万元。
“下一阶段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补短板,打造春赏花、夏戏水、秋看红叶、冬品吊锅米酒的新旅游格局,引导全村加入旅游发展大势,发挥各自特长,增加收入”熊德平说,“我们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服务水平,不断打造新的旅游产品,让我们的万紫千红花海像龟峰山的杜鹃花海一样红红火火,让我们的乡村振兴红红火火,让我们的村民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陶建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