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智慧梁场,“铁师傅”能让钢筋笼实现毫米级品控;隧道内施工,“AI大脑”为隧道安全平稳施工保驾护航;想管好工地,一部手机搭载“云管家”就能轻松掌控全局……
眼下,“数字建造”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推行绿色建造、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联投湖北路桥利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施工、数字化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手段,奋力答好新时代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答题。
随着一系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BIM+智慧工地等成果相继落地,湖北路桥汇聚成势,加速推进湖北联投工程建设板块“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争创一流企业蓄力赋能。
隧道施工“千里眼”节约1/3人工
在隧道施工中,制约隧道建设安全的主要因素就是极端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为克服这一难题,湖北路桥在咸九二标罗成岭隧道搭建了一套隧道施工安全综合管理系统“AI大脑”,让隧道施工可视化。
“AI大脑”以隧道建设管理为核心,利用云架构、物联网、高精度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了可持续扩展的隧道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 对隧道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环保等实施动态化管控。
项目负责人张金诚介绍,该系统通过对隧道洞口门禁、施工人员信息、出勤情况、人员定位分布、气体实时数据、台车步距实时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展示,每个检测点可至少同时识别200名施工人员的信息,一个系统可控制9个在建隧道工程,节约了1/3人工,为隧道安全平稳施工保驾护航。
一部手机“云管家”掌控39个子项目
生产和施工问题解决了,湖北路桥又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了项目管理平台上。
为更好匹配“大商务体系”建设,在当阳、巴蕲等项目,建投集团、湖北路桥协同建设、监理、设计、施工、检测等参建方,系统共覆盖公路、市政、医院等39个子项目、涵盖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共100余名用户,大幅提升了各环节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一部手机就能管好整个工地。该平台通过移动端(手机APP)、云计算、BIM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实现业务提效及岗位工作数字化。在工程量复核中,“云管家”还能解决图纸复核工作量大、周期长、复核不准确及汇总难等问题。
随着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全面铺开,湖北路桥将不断加快推动“数字建造”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建筑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湖北日报通讯员 黄马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