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连载|长篇报告文学《利川红》(第十三章:产业扶贫②)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5-08 15:15:38

第十三章  产业扶贫

在毛坝镇,以飞强茶业公司为首的百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已成为帮带贫困户脱贫的强大后盾。

在距离毛坝集镇18公里远的一处路口,“中国利川红第一村”的龙门牌坊高高矗立。由此牌坊而去,便到了兰田村。

宽阔的水泥路,极尽蜿蜒曲折,通达村头村尾的每个角落。青青茶园,层层叠叠,直入眼帘。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居,点缀在茶园或浅或深处。

兰田村曾经是毛坝镇一个相对偏僻的村落,地处星斗山腹地,常年云遮雾绕,交通不便,山大人稀。村中散落的木质“吊脚楼”是多数村民的住所,穷山恶水,青壮劳动力留不住,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中仅剩下留守老人在家种地、喂猪,村民的生活很艰辛。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飞强茶业公司董事长卓万凯亲自到了兰田村,立即被这里的生态和风景吸引住了,一心事茶的他,当即与村干部协商,调动一切资源动员全村种茶。

方案定下来了,接着是便是落实实施。飞强茶业公司相继在此引进金萱、眉赞、黄金叶、冷后浑等茶树品种,动员村民改田种茶。公司还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种植,确保他们的收益。

免费提供农资。五年来,飞强茶业累计为茶农提供有机肥240吨,优质茶苗120万株,太阳能杀虫灯240盏,观赏树5000株,价值共计120万元。公司技术人员为茶叶基地农户送技术下乡,提供技术指导、咨询80次,累计受益茶农近万人次。

组织劳力采茶。仅在2017年,就组织公司员工40余人帮助20户茶农免费采茶,户均实现收益18000元。5年来,飞强茶业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学习人员体验生活等形式共260人次,为贫困茶农采茶近1600公斤,户均节约采摘工资6000余元。

优先安排就业。对自愿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公司免费进行茶艺师培训,然后安排就业。截止目前,飞强茶业在毛坝、文斗分别安排3个贫困户在公司上班,每人年均工资收入约4.5万元。此外,通过项目建设、基地务工,创造就业岗位112个,其中贫困户、下岗职工40余人在岗,年支付工资140多万元。

短短的几年里,兰田村完成了茶园的改造,栽培技术的升级,茶树品种的改良,大宗茶叶向名优茶叶转型。目前,该村已有茶园6000余亩,其中,新发展名优茶园5000余亩,成功改造老茶园1000亩。

为使游客体验茶文化和红茶手工制作过程,飞强茶业还投资36.3万元,建成一栋400平米的全木质土苗民居风格的茶文体验中心楼。

五年来,为兰田村累计无偿投入帮扶资金600万元,促使兰田村各项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硬化村组道路25公里,实现小组通硬化路,户户通机耕道路;争取国土整治项目资金,改良土壤500亩,修建河堤1000米;以村委会为中心,安装村级道路路灯150盏;修造公厕、公共广场、桥梁各2座。

2016年,兰田、楠木相邻二个村118户特色民居改造全部完成,5户特色民居甚至可以接待旅客上百名。这一年,兰田村建成利川市民宿旅游示范村。

四组田术珍是兰田村民宿旅游的佼佼者。2016年五月,田术珍的“大秧田”民宿开门营业。可餐的秀色、可口的饭菜、热情的服务,让“大秧田”迅速积攒下口碑,回头客越来越多,到后来12个房间15张客床全部爆满。

5个月下来,田术珍算账,收入近6万元。加上茶园收益,田术珍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兰田村的口碑不断向外扩散,武汉、重庆、广州等地的客人纷纷慕名而来,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土家美食,在茶园里采茶炒茶,和村里的土家幺妹、小伙、大妈大爷一起载歌载舞,体验土苗风情。

得益于茶产业和民宿旅游,如今,兰田村每户家庭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兰田村地形为两山夹一水,一条清澈见底的兰田河,由北向南川流而过,从河边到山顶,形成了一道道缓坡,村民们的住宅从河底到山间,大都依山而建,这里除了森林就是竹海,除了竹海就是茶园,道路之外遍地都是绿色,当地游子张建华回乡探亲,他看见自己的家乡在飞强茶业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美丽后,决定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家乡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作出一点贡献。他的这个想法,与卓万凯一拍即合。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兰田村委会立即组织旅游专家,对100多名村民进行养生休闲旅游接待方面的业务培训,该村提出了目标——计划在三年内打造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户式养生休闲”基地。随后,兰田村开始着手特色民居改造,目前已完成了118户土家木屋的外观改造,有5户村民具备了接待百余名客人的能力。

在飞强茶业有限公司的牵线搭桥下,恩施某车友俱乐部及州内部分艺术家抵达毛坝兰田村,品利川红茶之余,尽享毛坝的迤逦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当天,车友及州内的摄影家、美术家、音乐家在村里喝利川红、体验打糍粑、分享农家菜、学唱山民歌、拍摄古民居等,尽情释放压力,畅享生活。

兰田村原来只有2000多亩茶园、平均产值不到3000元。自公司进驻后,带动群众把茶园面积发展到近五千亩,普通茶亩产值提高到5000多元,“冷后浑”茶园亩产值更是达到1.5万多元,最高的有2万元。现在全村人平3亩多茶,户平收入在5万元以上,兰田村因此成为了“利川红第一村”。


责任编辑:向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