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让“潜江虾稻 世界知道”更富盛名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4-26 13:10:5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 康璇)4月26日上午,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七届虾-稻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传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

记者问:近年来,潜江提出虾-稻特色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潜江龙虾已经享誉世界,请问,潜江在唱响虾稻品牌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传银答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要做到既保数量、又保多样、保质量。为此潜江在推广虾稻共作这一综合种养模式时充分注重数量和质量的保障。潜江虾稻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全国的农业产业链重点链,每年为国家产出12亿斤优质粮源,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品质是品牌的基础。经过不懈努力,潜江虾稻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虾稻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使得产出的虾稻米不仅生态环保,而且具有色泽晶莹、颗粒饱满、口感绵柔,回味甘甜的特点,中国粮油学会授予潜江市“中国虾稻之乡”称号。全市稻米加工行业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有中国好粮油产品2个,荆楚好粮油4个。为推动潜江虾稻产业和潜江龙虾产业并驾齐驱,让“潜江虾稻、世界知道”更富盛名,多措并举开展了系列工作。

标准生产有尺度,安全保障有力度

为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潜江市先后制定了《虾稻共作 中稻绿色种植技术规程》等地方和行业标准。指导农民严格按照“五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模式组织生产,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全面推进虾稻标准化生产。

为净化投入品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确保源头质量安全,潜江市大力开展“虾-稻”生产经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虾稻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开展全程监管,指导虾稻加工企业遵照实施《“潜江虾稻”米地方标准》《“潜江虾稻”大米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程》,为优质虾稻加工产品上市流通、销售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订单生产有速度,优质粮源有态度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主体参与。以推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为突破口推进潜江虾稻品质提升,由稻米加工龙头企业遴选2-3个优质虾稻专用品种用于订单生产,实行专收、专储、专加工。采取“龙头企业+种业公司+保险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订单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多方力量密切联动,进一步提高虾稻产业化程度,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让从事虾稻生产种植户更多分享虾稻产业增值收益。

严格落实订单生产基地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承保,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虾稻生产提供保底支撑。对现有虾稻共作基地进行改造升级,高标准建设优质虾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开展优质水稻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示范、推广虾稻共作绿色种养模式集成技术,促进虾稻生产平稳发展。

2022年,潜江虾稻订单生产面积达51.3万亩,今年力争全市虾稻订单生产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

活动开展有温度,品牌推广有热度

4月18日,策划了潜江虾稻“走出去”活动,组织开展了荆楚粮油行走进广西暨潜江虾稻(南宁)产销对接活动,得到湖北省粮食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支持,潜江虾稻大米加工企业与广西经销商现场签约金额达1.26亿元。

为将潜江市的优质虾稻米推荐给更多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潜江还将持续开展潜江虾稻走出去系列活动,全方位、立体化营销“潜江虾稻”品牌,提升“潜江虾稻”品牌形象,主动融入湖北大米“1+N”母子品牌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潜江虾稻”品牌共建共享,努力将“潜江虾稻”打造成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下一步,潜江市将强力推进一产接二连三,着力延长产业链,实现价值链提升。支持稻米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虾稻产品及副产品如米糠油等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潜江虾稻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推进优质稻产业链走向精深加工,推广运用粮油加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推动粮食加工向保健、化工、医药、生物等多领域横向发展。力争2025年实现“潜江虾稻”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责任编辑:熊畅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