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垃圾池改造成了环保小屋
改造垃圾池、优化运动公园、扩建西三门院墙、修补郑桥小路……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关东街当代社区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以改善居民房前屋后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实事项目为载体,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打造“和美聚光”国际化社区样板,增强居民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共商共谋,党群合力绘蓝图
为科学做好公共空间规划改造工作,当代社区党委引导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共商共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带头干、引领群众投身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强大合力。
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社区党委联合业委会、警务室、物业、小区党员、群众代表,积极协商共议,确定社区改造重点,做到工作推进有计划、成体系。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将反馈的好点子及时落实到改造中来。
社区召开垃圾池、运动公园、西三门院墙等改造专题协商会议百余场,开通“线上+线下”居民意见征集渠道,统计居民微信、电话反馈意见近1000条,举办线下居民座谈会10场次,访谈居民约200人次、商户30余户,组织居民赴其他社区考察学习3次,吸取多方意见建议,改造方案才能最终落地。
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清理“一枝黄花”
共建共管,打出治理组合拳
当代运动公园自从2012年免费对外开放,一直无人管理,导致设施年久失修、场地硬件设施破损严重、卫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又因无夜间照明设备以及公共厕所,严重影响了居民文体休闲娱乐生活。
美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建共管。相关部门介入后,社区配合,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依法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居民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多方联动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公园硬件设施、环境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小区垃圾池多年没有清理,臭气熏天,附近居民都绕着走,大家怨声载道。通过改造规划,小区业委会和街道城管共同出资,建设两个全新的环保驿站。灰色方形的封闭式垃圾池,里面还设有除臭、喷淋、灭蝇等功能,垃圾池也智能化了。
“想不到小区垃圾池会变成这样,党和政府给咱们办了件大好事,我从心底里感谢!”谈起小区垃圾池的变化,在小区居住了十多年的李女士十分满意。
郑桥小路改造后
共治共享,形成发展循环体
改造后的运动公园成为居民家门口湿地“科普馆”。社区联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在运动公园开展“探索身边自然”系列科普活动。截至目前,这里举办活动10余次,共招募50多户志愿者家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认识水下森林、生态池塘中的各种动植物,并动手营造和维护公园内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培养儿童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成为了撬动社区治理的“大杠杆”,引领社区家庭主动融入社区治理中。
扩建后的西三门院墙给小区增添了40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小区西面停车难的问题。院墙外郑桥小路的改建不仅美化了小区周边环境,也成为传递文明的有效载体。居民们走在宽敞、整洁、明亮的小路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
“之前,很多车主会乱停车,特别是在晚上,车子横七竖八地乱停。自从院墙扩建,增设了停车位,乱停车现象改善了许多,大部分车主都会自觉地停到停车位上。”居民肖淑容说。
当代社区负责人说:“社区将继续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党建引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美好家园。”
新增了停车位
(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梦洁 舒晗)
-
回复